法國前總統(tǒng)戴高樂,不僅是法蘭西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也是一位值得稱贊的父親。 戴高樂夫人將要分娩時,不幸遇到了車禍,當場昏死過去,經(jīng)醫(yī)生及時的搶救才轉危為安。不久,女兒小安娜便誕生了,遺憾的是,由于夫人在治療過程中服用大量的藥物,致使小安娜生下來就是一個遲鈍弱智的孩子。 當時的輿論很大,各種媒體紛紛傳言戴高樂夫婦將會丟棄那個孩子。面對這樣的現(xiàn)實,戴高樂夫人沒有一點厭煩的表示,她對丈夫說,寧可放棄自己所有的地位和金錢,也要讓安娜享受一個正常孩子的歡樂。戴高樂十分同意妻子的解釋,他激動地說:“不是安娜自己要求到人間的,我們兩個人的責任,就是讓孩子獲得真正的幸福?!?br> 為了使安娜生活在一個更祥和、無人打擾的環(huán)境里,戴高樂夫婦節(jié)衣縮食購買了一處環(huán)境優(yōu)美的住宅,使安娜既可以避開眾人古怪的目光,又可以安靜地與父母在一起。讓安娜從心理上感覺自己是一個和別人一樣的孩子。 戴高樂身材魁梧,智力超群,身居高職,外表看上去十分威嚴,似乎令人難以接近,但對這個女兒卻十分慈祥。他對安娜的每一個要求盡量滿足,從不拒絕。隨著小安娜的逐漸長大,每天飯后,戴高樂總領著女兒的手圍著花園散步,還不時地為她講故事、唱一些快樂的歌兒。 有一次,小安娜不知為什么總是哭哭啼啼,不愛吃飯,也不愿睡覺,戴高樂想了很多辦法哄女兒,可安娜卻怎么也哄不好。于是戴高樂想,哄女兒的方法,恐怕安娜已經(jīng)膩了。于是戴高樂絞盡腦汁地想,可是三天過去了,女兒的情緒還是沒好轉。戴高樂想既然哄不好她,那就分散她的注意力吧,于是他手舞足蹈地亂比劃一氣,誰知安娜竟看著戴高樂不哭了。戴高樂以為女兒的情緒好了,高興極了,誰想他一放下手,小安娜又“哇哇”大哭起來。戴高樂仿佛又找到了小安娜的嗜好似的,立刻又充滿激情地舞動起來,這次他不是亂舞,而是有情節(jié)、有表情,像是啞劇,看得小安娜發(fā)出“咯咯”的笑聲。戴高樂也笑了,要知道讓這樣一個孩子發(fā)出一聲幸福的笑聲是多么不容易?。拇?,只要戴高樂一有空就陪女兒聽音樂,給女兒表演啞劇,甚至,他自己工作累了,也以給女兒表演啞劇來放松心情,因為他在享受一種叫“天倫之樂”的幸福。 戴高樂是惟一能使小安娜發(fā)笑的人,為了和女兒進行溝通,戴高樂在女兒很小的時候,就去聾啞學校學一些標準的手勢,回來教給女兒,他要讓女兒學會和別人進行溝通。他還經(jīng)常帶安娜出去玩耍,安娜玩起來很瘋,不管自己多累,每次戴高樂都堅持到最后,一直到小安娜玩得疲倦了,伏在爸爸的懷里甜甜地睡著。多少年如一日,戴高樂陪伴女兒的時候,從來沒有急躁和厭煩過。即使在二戰(zhàn)流亡期間,他也沒忘記把女兒安娜帶在自己身邊。戴高樂一生節(jié)儉,卻為安娜設立了專用的委托金,并以自己撰寫回憶錄的版權費作了抵押。 安娜在即將歡度20周歲生日的時候,不幸被肝炎奪去了生命。安葬儀式結束后,戴高樂夫婦含著熱淚,站在女兒的墓前久久不愿離去,好像還有許多話要和孩子傾訴。天已經(jīng)黑了,戴高樂才對妻子說:“走吧,現(xiàn)在她已經(jīng)和別人一樣了?!卑材热ナ篮?,戴高樂總統(tǒng)在痛苦中決定:將安娜生前住過的房子改建為“安娜·戴高樂基金會”辦公處,決定繼續(xù)幫助和女兒一樣弱智的孩子。 小安娜是不幸的,她一生下來就是一個弱智的孩子,小安娜又是幸運的,她有一個戴高樂這樣的父親。盡管戴高樂是一個國家的總統(tǒng),盡管他日理萬機,正是這種責任與愛的雙重作用,讓他的一生煥發(fā)著人性的光輝,他說:“要做好一個國家的總統(tǒng),首先得做好一個孩子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