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名叫小蝸牛的小動物,它生活在一片美麗的花叢中。小蝸牛雖然行動緩慢,但卻非常聰明和機智。一天,小蝸牛突然聽到了一陣震耳欲聾的嘈雜聲。原來,一只可怕的大鳥正在逼近花叢,它張開血盆大口,準(zhǔn)備將小蝸牛一口吞下。小蝸牛頓時陷入了危險的境地。它絕望地四處尋找躲避的方法,但周圍的環(huán)境卻沒有可以保護它的地方。忽然,小蝸牛靈機一動,想到了一種方法。小蝸牛想起了一個古老的成語“金蟬脫殼”,它想通過這個成語來解救自己。于是,小蝸牛開始默默祈禱,并迅速從它的殼中分泌出一種黏稠的液體。就在大鳥將要撲向小蝸牛的一剎那,小蝸牛迅速將自己的身體埋進了分泌出的黏稠液體中,仿佛消失了一般。大鳥只看到黏稠液體散落在地上,而小蝸牛卻不見了。大鳥感到非常困惑,它無法找到小蝸牛的蹤影,只好失望地飛走了。等到大鳥離去后,小蝸牛從黏稠液體中爬了出來,重新回到花叢中。它成功地利用了“金蟬脫殼”這個成語來保護自己,并憑借自己的智慧贏得了生存的機會。從那以后,小蝸牛成了花叢中的英雄,其他動物都敬佩它的智慧和勇氣。大家紛紛向小蝸牛學(xué)習(xí),希望能夠像它一樣聰明過日子。而小蝸牛也從此明白,只有用智慧和勇氣去應(yīng)對困境,才能戰(zhàn)勝困難,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