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張自忠將軍殉國
在80年前的今天,1940年5月16日(農歷1940年4月10日),抗日張自忠將軍殉國。1940年5月16日,第五戰(zhàn)區(qū)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在南瓜店殘酷激戰(zhàn)中壯烈殉國。據(jù)張自忠部下說,張將本身中數(shù)彈,前胸后背被鮮血染紅。張自忠,字藎忱,山東臨清人,國民黨二級陸軍上將,早年在馮玉祥的西北軍中歷任連長、營長、團長、旅長等職,1927年后歷任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總司令部副官長、軍官學校校長、第二十五師師長、第三十八師師長兼張家口警備司令等職。1933年長城抗戰(zhàn)時,任喜峰口第二十九軍前線總指揮,積極抗擊日寇,1935年華北事變后,任察哈爾省政府主席、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兼天津市市長。“七·七”事變后,一度代理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北平綏靖主任兼北平市長。日軍占領北平后,他拒絕與日本合作,逃出北平,輾轉到達南京參加抗日。1937年11月,回部隊任第五十九軍軍長,其后,率部參加了臺兒莊戰(zhàn)役、武漢會戰(zhàn),重創(chuàng)日軍,升任第三十二集團軍總司令兼五十九軍軍長。1939年的隨棗戰(zhàn)役中,他指揮部隊英勇殺敵,取得了田家集作戰(zhàn)的勝利。在這次棗宜會戰(zhàn)中。他奉命率部渡過襄河,側擊南撤的日軍第三十九師團。在襄河東岸宜城的南瓜店,由于無線電報被日軍破譯,他所率的總部直屬隊和第七十四師遭到日軍包圍。張自忠率部與敵激戰(zhàn),在戰(zhàn)斗中壯烈犧牲。張自忠犧牲前寫給他部下的信:看最近之情況,敵人或要再來碰一下釘子,只要敵來犯,兄即到河東與弟等共同去犧牲。國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為其死,毫無其他辦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決心,我們的國家及我五千年歷史之民族,決不致亡于區(qū)區(qū)三島倭奴之手。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海下清(枯),石不爛,決不半點改變,愿與諸弟共勉之。(黃)維綱、(劉)月軒、(樊)倫山、(祝)常德、(劉)振山、(金)子烈、(劉)純德、()銘秦、(張)德順、(張)德俊、(吳)迪吉、(翟)紫封、(李)九思、(范)紹幀、(安)克敏、(楊)斡三、(陳)芳芝、(于)之?、(張)文海、(朱)春芳諸弟。小兄張自忠手啟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