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發(fā)生軍事政變,總理布托被捕內(nèi)幕
在43年前的今天,1977年7月5日(農(nóng)歷1977年5月19日),巴基斯坦發(fā)生軍事政變,總理布托被捕內(nèi)幕。布托在巴基斯坦殉難1977年3月7日,巴基斯坦舉行大選,人民黨取得勝利,布托再次當選為總理;而由9個黨組成的反對黨聯(lián)合組織--巴基斯坦全國聯(lián)盟,指責(zé)布托偽造普選結(jié)果,要求重新選舉,并開始組織大規(guī)模反政府行動。從3月到7月,將近4個月中,對抗愈演愈烈,反對黨組織的游行者多次同警察發(fā)生沖突,支持者也舉行擁護政府的示威。由于沖突,死亡約350人,在罷工期間,國家經(jīng)濟遭受損失達16億美元,布托被迫讓步,同反對黨就10月份重新舉行大選進行談判,然而談判破裂。7月3日,總參謀長齊亞-哈克將軍和各軍司令到總理官邸拜訪布托,哈克向布托表示,軍隊支持布托,對布托是忠誠的。布托很高興。大家一起共進晚餐,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夜晚。電臺宣布:軍隊接管了政府,總理等人已被拘捕7月4日夜,拉瓦爾品第顯得很平靜,4個月的示威、游行、沖突已搞得人們筋疲力盡,人們在等待著談判的結(jié)果,也在醞釀著10月份的重新選舉。夜深了,已經(jīng)是7月5月凌晨1點30分,布托才上床休息。哈克將軍及各軍司令的來訪,對布托來說,好像是吃了一顆定心丸,他一直興奮了兩天,今晚,他想安安穩(wěn)穩(wěn)地睡上一覺。然而,布托萬萬沒有想到,就在他上床的時候,拉瓦爾品第的大街上,軍車正一輛一輛地急駛而過。很快,電臺、機場等重要目標被全副武裝的士兵控制,通往各地的主要路口也布了崗哨,戒備森嚴。與此同時,軍隊開始包圍總理官邸。一名忠于布托的警察冒著生命危險穿越一隊隊士兵匍匐前進。他終于爬到了布托的家門前,急促的敲門聲驚動了布托的貼身男仆烏爾斯。烏爾斯警惕地問發(fā)生了什么事。這名警察喘著氣說:“快告訴布托先生,軍隊正前來捕殺他!他必須盡快藏起來,藏起來!”說完,這名警察就在黑暗中消失了。烏爾斯急忙叫醒了布托,把這一兇訊告訴布托,并勸他趕快逃走或是藏起來,布托拒絕了烏爾斯的建議。他平靜地說:“我的生命掌握在真主手中。如果軍隊要殺我,那么,讓他們殺吧!躲藏與抵抗是毫無意義的。讓他們來吧!”布托這時還不相信這是真的,如果是軍隊造反,又是哪個軍事集團在領(lǐng)導(dǎo)呢?他沒有忘記的是,兩天前,齊亞-哈克將軍親自向他宣誓表示軍隊對他的忠誠呀!布托作出的反應(yīng)是立即給齊亞-哈克將軍打電話,可是,電話接不通。他又給政府各部部長打電話,仍然不通。布托沒有死心,還是不停地打。這是7月5日凌晨2時。就在這時,士兵們涌進了布托的臥室,為首的一名軍官說道:“布托先生,您被捕了。”士兵們圍了上來。布托放下手中的電話,平靜地望了望緊張得臉色慘白的夫人和女兒,一言不發(fā)地大步走出門去。2點30分,巴基斯坦電臺向全世界報道了一條重大新聞:巴基斯坦武裝部隊接管了政府,并且對巴基斯坦人民黨全部政治領(lǐng)導(dǎo)人包括布托總理,以及巴基斯坦全國聯(lián)盟的領(lǐng)導(dǎo)人,實行拘捕。軍方發(fā)言人發(fā)表聲明說:巴基斯坦的局勢“正常,各地都平靜”,軍隊在各大城市和機場布崗。國際和國內(nèi)航線班機照常起降。電臺同時宣布:軍隊成立了由三軍司令組成的軍事委員會,總參謀長齊亞-哈克將軍為軍政府的首腦。從1971年以來一直持續(xù)下來的巴基斯坦的文官政治宣告結(jié)束。政變的領(lǐng)導(dǎo)人,正是齊亞·哈克將軍。1978年3月18日,巴基斯坦的拉合爾高等法院全體法官都出了庭,首席法官穆斯塔克-侯賽因宣布:前總理阿里-布托因為在1974年下令進行政治謀殺而判處絞刑。另外還有4個人,包括保安部隊的總指揮米安-穆罕默德-阿巴斯和3個下級軍官參與了共謀并且實際動手殺人而同時判處死刑。布托被據(jù)以判處死刑的謀殺罪,是由反對黨的艾哈邁德-拉扎-卡蘇里提出起訴的??ㄌK里過去曾是布托的支持者,兩年前轉(zhuǎn)入了反對黨,而且對布托批評得最兇。1974年卡蘇里同他的父親坐在同一輛汽車里,遭到槍彈的射擊,卡蘇里幸存下來,而他的父親艾哈邁德-汗被打死了。自那時以來調(diào)查工作進行得十分緩慢。主要嫌疑犯是布托建立的前聯(lián)邦保安部隊的首腦穆罕默德-阿巴斯用埋伏的機槍打死的。起訴書說,這是布托下令進行的一次政治謀殺。在死刑判決書剛一下來,布托就被轉(zhuǎn)移到科特拉克帕特監(jiān)獄“死刑罪犯”的行列中。總理走上絞刑架早在1978年8月,住在北愛爾蘭的一位巴基斯坦商人、44歲的阿卜杜勒-米爾扎,在當?shù)仉娨暪?jié)目中說,1974年是他在拉合爾依靠巴勒斯坦游擊隊的幫助,殺死了穆罕默德-艾哈邁德-汗,他所以殺死他是同早在1952年的一次行賄事件有關(guān)。然而巴基斯坦法院確定的案情是:艾哈邁德-汗是因為布托主使謀殺作為一個政敵的他的兒子艾哈邁德-拉扎-卡蘇里而偶然遇害的。因而,對這位商人供認的事實無人過問。1979年2月6日,米爾扎再次供認:使布托被判死刑的那一謀殺事件是他干的。他說,他要回到巴基斯坦去證明他講的話屬實。但是巴基斯坦駐倫敦使館沒收了他的護照。1979年4月4日凌晨,這是一個特殊的時刻,布托雙手被反縛,在保安人員的押送下,步往絞刑臺。在經(jīng)過其它犯人時,犯人們高聲齊誦《古蘭經(jīng)》。51歲的布托,在死牢里關(guān)了一年后特別蒼白瘦弱。他穿著自己的服裝。當他站在絞刑架上,絞索套在他的脖子上時,他講的最后幾個字是:“天哪!救救我吧,因為我是無罪的人!”布托死后不久,貝娜齊爾被釋放。出獄后她繼續(xù)領(lǐng)導(dǎo)人民黨與政府作斗爭。1981年政府將她逮捕并單獨關(guān)押,直到1984年1月10日,由于她患上嚴重的乳突炎才得以釋放出國就醫(yī)。在英國流放期間,她發(fā)起了要求巴基斯坦當局釋放政治犯的運動。1985年7月貝娜齊爾的弟弟神秘地死去,死因可能是一次蓄意謀殺事件,巴基斯坦國內(nèi)群情激昂,齊亞將軍不得不在12月取消了軍管法。旋即貝娜齊爾于1986年4月結(jié)束流放生活回國。1988年5月,齊亞將軍宣布將舉行11年來第一次大選。8月,齊亞將軍在一次原因不明的飛行爆炸事件中死于非命。11月16日,大選如期舉行,人民黨獲勝。12月2日,貝娜齊爾-布托正式宣誓就任巴基斯坦總理。那時,她年僅35歲,成為巴基斯坦的第一位女總理。齊亞·哈克將軍巴基斯坦軍隊領(lǐng)導(dǎo)人齊亞·哈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