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天文學的主要奠基人張鈺哲逝世
在34年前的今天,1986年7月21日(農歷1986年6月15日),中國近代天文學的主要奠基人張鈺哲逝世。張鈺哲,1902年2月16日-1986年7月21日1986年7月21日,中國近代天文學的主要奠基人張鈺哲逝世,享年84歲。1928年,年僅26歲的張鈺哲在美國葉凱士天文臺留學。11月22日,張鈺哲在用60cm返光望遠鏡拍攝的一張底片上,意外地發(fā)現多了一顆短條狀的星象。他連續(xù)對它追蹤觀測了一個多月,在計算了這顆新天體的精確位置和軌道根數以后,證實了這是一顆新發(fā)現的小行星。當時國際小行星中心請張鈺哲為它命名,為了表達對遠隔重洋的祖國的懷念,他把它取名為“中華”。中華號小行星在星表上編為第1125號。成為發(fā)現新的小行星的第一個中國人。解放后,在張鈺哲領導下,紫金山天文臺在20多年間,進行了5000多次小行星觀測,陸續(xù)找到的小行星達400多顆,和三顆彗星,并算出了其中100多顆的運行軌道,有24顆已經在國際上得到正式編號和命名。國際上為了表彰張鈺哲的貢獻,已把美國近年發(fā)現的2051號小行星命名為“張”。為祖國天文事業(yè)作出了卓越貢獻。張鈺哲曾連任紫金山天文臺臺長4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