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日本長崎投下原子彈
在75年前的今天,1945年8月9日(農(nóng)歷1945年7月2日),遭原子彈襲擊前后的日本對比照。在長崎爆炸的原子彈所產(chǎn)生的蘑菇云1945年7月26日,盟國敦促日本依照《波茨坦公告》盡快無條件投降;美國總統(tǒng)哈里·杜魯門告知蘇聯(lián)領(lǐng)導(dǎo)人約瑟夫·斯大林,美國已經(jīng)擁有了原子彈。8月6日:美國B-29轟炸機“埃諾拉·蓋伊”號在廣島投下一枚代號“小男孩”的原子彈,爆炸導(dǎo)致14萬人死亡。1945年8月9日8時15分,第二顆代號“胖子”的原子彈在長崎爆炸,造成約8萬人死亡。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通過廣播宣布日本投降。據(jù)《新科學(xué)家》雜志近日報道,兩位核歷史學(xué)家研究發(fā)現(xiàn),美國在1945年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放原子彈,主要意圖并不是為了結(jié)束“二戰(zhàn)”,而是為遏制蘇聯(lián)在亞洲勢力的擴張。從這個角度說,美國在日本投擲原子彈是冷戰(zhàn)開始的標(biāo)志。延伸閱讀:遭原子彈襲擊前后的日本對比照延伸閱讀:遭原子彈襲擊前后的日本對比照1945年8月6日與8月9日,美國向廣島和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以下這些照片記錄了遭原子彈襲擊前的廣島和長崎,也曾有一幅平靜美好的景象。也有由LIFE雜志記者拍攝的,照片記錄了遭原子彈襲擊后的廣島和長崎,那從未見到過的毀滅場景。1930年的廣島街頭1945年5月8日,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罪魁禍?zhǔn)椎聡ㄎ魉剐紵o條件投降。7月26日,美國、英國和中國三國發(fā)表“波茨坦宣言”,敦促日本迅速無條件投降,但日本政府置之不理。為迫使日本迅速投降,1945年8月6日8時15分,美軍一架B-29轟炸機飛臨日本廣島市區(qū)上空,投下一顆代號為“小男孩”的原子彈?!靶∧泻ⅰ笔且活w鈾彈,長3米,直徑0.7米,內(nèi)裝60公斤高濃鈾,重約4噸,梯恩梯當(dāng)量為1.5萬噸。炸彈在距地面580米的空中爆炸,在巨大沖擊波的作用下,廣島市的建筑全部倒塌,全市24.5萬人口中有7.815萬人當(dāng)日死亡,死傷總?cè)藬?shù)達20余萬。8月9日,美軍又出動B-29轟炸機將代號為“胖子”的原子彈投到日本長崎市。長崎市約60%的建筑物被毀,傷亡8.6萬人,約占全市總?cè)丝诘?7%。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簽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至此結(jié)束。美國用原子彈轟炸廣島和長崎,也使日本人民遭受到軍國主義者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帶來的嚴重災(zāi)難。日本人民成為戰(zhàn)爭的受害者,同時也親身體驗了原子彈造成的無窮遺患。據(jù)日本有關(guān)部門統(tǒng)計,截至2010年,廣島因受原子彈傷害而死亡的人數(shù)已達26.9446萬人。被原子彈襲擊后的廣島,一本相冊、陶器碎片和一把剪刀襲擊前,廣島藝伎在宮島大鳥居前散步,大鳥居門建于1875年被原子彈襲擊后,無聲的平原1945年9月17日AlfredEisenstaedt攝襲擊前的寧靜,帆船穿過廣島嚴島神社大鳥居門。攝于1930年被原子彈襲擊后,可以看見的白骨。1945年長崎BernardHoffman攝另一個角度拍攝的大鳥居門攝于1930年1945年9月長崎BernardHoffman攝長崎港近處是一所基督教堂攝于1920年1945年9月24日圖為:浦上大教堂(羅馬天主教)BernardHoffman攝長崎寺攝于1865年長崎兩名婦女在化為廢墟的墓地前AlfredEisenstaedt攝在長崎舉辦的一次長跑比賽攝于1900年生者羨慕死者那些沒有當(dāng)場身亡的人們,之后產(chǎn)生了各種癥狀:頭發(fā)脫落、牙齦出血,失去了86%的白細胞長崎廟街這條路通往山上墓地攝于1860年長崎AlfredEisenstaedt攝原本坐滿乘客的公交身體器官被毀滅之波所破壞,建筑被開膛壓碎。1945年廣島Osuwa寺攝于約1900年BernardHoffman的筆記:今天,我們看到廣島……廣島泛舟之旅,婦女們身穿傳統(tǒng)和服。攝于1905年廣島JREyerman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