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著名人物貝尼尼奧·阿基諾遇刺身亡
在37年前的今天,1983年8月21日(農(nóng)歷1983年7月13日),菲律賓著名人物貝尼尼奧·阿基諾遇刺身亡。阿基諾被暗殺1983年8月21日中午,菲律賓反對黨領導人貝尼尼奧-阿基諾乘坐一架民航飛機從美國回到了離開三年之久的祖國。飛機降落在馬尼拉機場。阿基諾正和周圍的旅客談笑風生。三名保安人員向他走來。阿基諾和他們打過招呼,弄清來意后,順從地隨他們走過候機室的廊橋,進一扇側門,沿扶梯走了下來。早已在此的幾個記者想靠近阿基諾,被保安人員堵住了去路,就在這時,一陣槍聲驟響,緊接著又是一陣槍響,只見阿基諾臉朝地倒在那里。機場頓時大亂。保安人員迅速將阿基諾的尸體拖進一輛汽車。在阿基諾回國之前,菲律賓當局就警告他,說回國可能遭人暗殺。對此阿基諾很樂觀,認為等著他的無非是監(jiān)禁和軟禁。阿基諾的樂觀不無道理。他是當時菲律賓總統(tǒng)馬科斯的主要政治對手,被認為是總統(tǒng)職位的有力競爭者。早在五十年代,阿基諾就當過他故鄉(xiāng)的市長,22歲那年又當上了打拉省省長,是當時全國最年輕的省長。1975年,他為了抗議軍事法庭的審判,在獄中絕食40天;1977年他被菲律賓軍事法院以從事顛覆和私藏武器等罪名判處死刑,1978年,他以待罪之身在獄中宣布參加臨時國民議會競選,以至使他在菲律賓的政治名聲大振,加上國際上救援呼聲很高,馬科斯總統(tǒng)下令重新審查此案。在重新審理過程中,1980年經(jīng)總統(tǒng)批準,阿基諾被假釋出獄,赴美作心臟手術。但阿基諾手術后沒有立即回國,留在美國繼續(xù)他的反馬科斯政府的政治運動。轟動世界的阿基諾事件發(fā)生后十天,大馬尼拉市衛(wèi)戍司令奧利瓦斯少將宣布,兇手是一個機場運貨人員,名叫羅蘭多-加爾曼--達旺,33歲。他是一名雇傭槍手,可能被利用來從事報復性暗殺。但隨阿基諾一路回國的記者認為是保安人員在押送阿基諾走下扶梯最后一級、踏上機場地面時,拔槍從背后射擊的。與此同時,另幾名保安人員駕車迎面開來,從車上推下一個穿藍衣服的人對他開槍,將他打得無法辨認。為了徹底查清這一事件,馬科斯總統(tǒng)下令成立了以最高法院首席法官為首的五人委員會。阿基諾被槍殺,在菲律賓引起巨大反響。僅8月31日葬禮,馬尼拉市就有二、三百萬人涌上街頭送葬,并立即成為菲律賓歷史上空前規(guī)模的一次群眾性示威活動,成為反對黨抨擊菲律賓當局的口實。阿基諾被暗殺事件,使馬科斯總統(tǒng)的政權遭受了嚴重的困難,并成為最終導致垮臺的重要原因。泰國、美國、日本和澳大利亞對菲律賓前參議員阿基諾遇刺身亡反應強烈。泰國外長22日發(fā)表談話,希望菲律賓總統(tǒng)馬科斯進行全面調(diào)查,弄清這一暗殺事件。美國國務院發(fā)言人21日說,這是一起政治謀殺,他敦促菲律賓政府迅速采取行動,把兇手緝拿歸案。日本首相中曾根24日發(fā)表談話,認為這是一大悲劇,呼吁菲律賓政府盡快弄清真相。澳大利亞外交部長22日說,澳大利亞政府對用暴力手段殺害阿基諾“表示遺憾”。8月22日晚,菲律賓總統(tǒng)弗迪南德-馬科斯利用電視講話否認他的政府對昨天貝尼尼奧-S.小阿基諾的被謀殺負有責任。阿基諾昨天在馬尼拉機場走下飛機時被子彈擊中頭部而身亡。隨身衛(wèi)兵立刻擊斃了未明身份的刺客。被認為是馬科斯的主要政敵的阿基諾剛剛結束在美國3年的流亡生活,不顧死亡的威脅,返回家園。當數(shù)千名他的追隨音等待向他致敬時,槍殺發(fā)生了。他們馬上指責這是一次政府的暗殺。阿基諾夫人在丈夫的遺體旁(1983)阿基諾夫婦的結婚照(1954)阿基諾夫婦在波士頓家中(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