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簽訂
在178年前的今天,1842年8月29日(農(nóng)歷1842年7月24日),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簽訂。1842年,英國侵略軍先后攻占吳淞、上海、鎮(zhèn)江后,于8月初將軍艦開到南京江面,并把炮口對準南京城。腐敗的清政府公開違背廣大人民堅決抗敵的愿望,向侵略者屈膝投降。道光皇帝派耆英為欽差大臣和伊里布同去浙江前線,就關(guān)于結(jié)束鴉片戰(zhàn)爭問題向英國侵略者試探投降的條件,當時英軍兵臨南京城下,耆英趕忙來到南京,沒有經(jīng)過一次正式談判,就全部承認了侵略者提出的“議和條件”。1842年8月29日,在英國軍艦“漢華麗”號上,耆英、伊里布代表清政府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江寧條約》。江寧就是現(xiàn)在的南京,所以《江寧條約》也稱《南京條約》?!赌暇l約》共有十三款,主要有以下幾點:(1)中國割讓香港給英國。(自此以后,香港就成為英國在遠東的軍事和商業(yè)基地。)(2)中國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在這些通商口岸里,英人可以自由居住,英國可以派駐領(lǐng)事等官。(這樣,封建中國的門戶就被打開了。)(3)中國賠償鴉片煙費600萬銀元,軍費1200萬銀元,商欠300萬銀元,共2100萬銀元。(這是對中國人民無恥的掠奪。)(4)英國進出口貨物納稅,“均宜秉公認定則例”。(就是說,中國抽收進出口貨物的稅率,都要與英國共同商議,中國沒有權(quán)力自己確定,這就是協(xié)定關(guān)稅的開始。英國資產(chǎn)階級根據(jù)這項特權(quán),把大批商品運到中國來,控制中國市場,使中國海關(guān)喪失了保護本國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作用。)(5)英國商人在各口岸可以自由和中國商人交易,不加任何限制。(從此英國商人可以自由地和中國商人接觸,選擇和培養(yǎng)他們的代理人。)道光23年,即1843年,英國政府又強迫清政府訂立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條款》(也稱《虎門條約》)作為《南京條約》的附約,其中除了具體地規(guī)定《南京條約》的一些細則外,還增加了一些新條款,如英國人在中國犯罪,不受中國法律制裁;任何侵略者在中國獲得特權(quán),英國也同樣可以享受等等?!赌暇l約》簽訂以后,美、法先后強迫清政府訂立了中美《望廈條約》和中法《黃埔條約》。從此后,各帝國主義國家紛紛效尤,通過各種手段,強迫中國訂立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這些不平等條約就象套在中國人民頭上的枷鎖,而《南京條約》就是套在中國人民頭上的第一具枷鎖?!赌暇l約》的簽訂嚴重破壞了中國的主權(quán)和獨立,從此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延伸閱讀:《南京條約》與南京路來由延伸閱讀:《南京條約》與南京路來由上海的南京路東起黃浦江畔,西至靜安寺,全長5.5公里,是舉世聞名的“中華商業(yè)第一街”。但在150多年前,南京路僅是英租界里的一條狹窄的小街巷,名叫“花園弄”,又名“派克弄”。因為老外經(jīng)常在這條路上騎馬,老百姓將其稱之為“馬路”。1865年,英租界當局為方便運兵,越界筑路,將“花園弄”向西延伸至靜安寺,稱之為“靜安寺路”。英租界當局為了紀念其得以“合法”瓜分中國的《南京條約》,便將花園弄和靜安寺路分別命名為南京東路和南京西路,統(tǒng)稱南京路。南京路以《南京條約》被命名,承載了中華民族屈辱與抗爭的血淚。全國解放后,面對靡靡香風與糖衣炮彈,“南京路上好八連”拒腐蝕永不沾,其優(yōu)良傳統(tǒng)與作風風靡全國,南京路因此揚眉吐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