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音樂藝術大師伯恩斯坦逝世
在30年前的今天,1990年10月14日(農歷1990年8月26日),美國音樂藝術大師伯恩斯坦逝世。1990年10月14日,美國當今最杰出的音樂指揮大師倫納德·伯恩斯坦因心臟病突發(fā)與世長辭,享年72歲。他是一位集指揮家、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理論家于一身的藝術大師,其藝術造詣舉世推崇。國際輿論認為,“他所留下的空白是難以填補的”。伯恩斯坦于1918年8月出生在美國麻省,他自幼聰明,喜好鋼琴,凡是接觸過的曲子,幾乎都能很快彈奏出來,顯示了超眾的天賦。17歲那年,他躋身哈佛大學,學習音樂理論和作曲,畢業(yè)后又分別在柯蒂斯音樂學院和伯克夏音樂中心專修鋼琴和指揮。曾經(jīng)教過他的老師有梅利特、比斯頓、希爾、范格羅娃、雷納、湯普森、庫塞維茨基等。伯恩斯坦從這些名家身上汲取了豐富的藝術營養(yǎng),打下了牢固的專業(yè)功底。同不少大音樂家相似,伯恩斯坦的成名也發(fā)生在一個偶然的時刻。1944年11月13日,一場原定由布魯諾·瓦爾特大師執(zhí)棒的音樂會,因其突然患病而面臨推遲。然而,一位年方26歲的青年人挺身站出,以非凡的勇氣和卓越的才能,駕馭久負盛名的紐約交響樂團完成了舒曼、瓦格納、施特勞斯等高難度作品的演出,并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令聽眾為之一驚。他就是伯恩斯坦。第二天《紐約時報》在頭版刊登消息,盛贊了這位當時還默默無聞的小伙子。從此,伯恩斯坦的所有重要音樂活動都受到音樂界和輿論界的廣泛重視。他的名字也逐漸與全球許多一流樂團聯(lián)系在一起。1959年,伯恩斯坦榮幸地被聘為世界上最重要的交響樂團之一——紐約交響樂團的常任指揮,成為該團歷史上第一位在美國土生土長并由美國訓練而成的指揮。伯恩斯坦率領樂團幾度赴歐、亞、非各地巡回演出,受到了普遍贊譽。他指揮的曲目十分廣泛,幾乎無所不包,尤以闡釋匹茲堡、馬勒、拉威爾、西貝柳斯、斯特拉文斯基的早期作品見長。行家評論“他的每次演出,都有如一首新作問世”,這表明伯恩斯坦的藝術富于創(chuàng)造美。伯恩斯坦的三大音樂喜劇《鎮(zhèn)上》、《康狄德》、《西部故事》,更是堪稱經(jīng)典之作,在百老匯久演不衰。1969年,伯恩斯坦因為對世界音樂作出了杰出貢獻而被美國政府授予“桂冠指揮”稱號。就在伯恩斯坦逝世前5天,當他因肺部感染而住進醫(yī)院時,不少美國報紙就刊載消息稱,伯恩斯坦退出表演舞臺將意味著“美國音樂史上最激動人心的篇章結束了”。不過當時誰也沒有想到這位音樂大師會如此快的謝世。他是繼卡拉揚之后,世界樂壇隕落的又一顆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