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工程進行大江截流
在23年前的今天,1997年11月6日(農歷1997年10月7日),三峽工程進行大江截流。1997年11月6日,世界上最大的水電工程--長江三峽工程在經過5年施工之后,開始進行大江截流。大江截流是三峽一期工程勝利結束的標志,也是三峽工程由投入期向收益期過渡的重要轉折點。此外,大江截流后江水將改由人工開挖的導流明渠下泄,通航方式將發(fā)生大的變化。因而,三峽工程的大江截流為國內外所矚目。世界上難度最大的截流三峽工程要進行的大江截流,就是通過修筑上下游兩道圍堰截斷長江主河床,將兩道圍堰包圍起來的63萬平方米江面抽去江水,清除淤泥,然后在干枯的河床上修筑三峽工程左岸電站廠房和大壩。計劃于2003年發(fā)電的首批機組將安裝在這里。大江截流,實際上是指對上游圍堰的龍口進行合龍。三峽截流是目前世界水利工程中截流綜合難度最大的截流工程。三峽截流合龍時選定的設計流量為每秒1.4萬立方米至1.94萬立方米,是迄今為止世界水電工程最大截流流量--巴西伊泰普工程截流流量的1.75倍;是國內最大截流流量--葛洲壩截流流量的2.9倍。三峽截流最大水深為60米,是世界水電工程最大的截流水深--美國達勒斯工程截流水深的1.3倍,比葛洲壩截流水深深40米。由于三峽水急浪涌,水下地質狀況十分復雜,在深水和大流量條件下截流,防止圍堰坍塌和解決防滲問題,將是三峽工程開工以來面臨的第一道世界級技術難題。據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fā)總公司總經理陸佑楣介紹,三峽截流涉及的關鍵技術問題都已被攻克,目前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備的施工方案。在11月上旬進行截流,無論從技術上還是施工準備上都是有充分把握的。搶工期截流提前一般來說,水電工程截流時間應選擇在流量和落差較小的枯水季節(jié),這樣可減輕截流難度。根據水文資料,三峽壩址長江最枯流量一般在1月下旬至2月下旬,這期間的流量一般只有每秒3000立方米至6000立方米。三峽截流為何要選擇在水位較高并有可能遇到較大洪水的11月上旬進行呢?據了解,之所以要將截流時間提前,是因為二期圍堰施工工期極為緊迫??紤]到安全度汛的要求,在截流合龍后必須搶在1998年5月長江汛期到來之前,將圍堰填筑到安全度汛所需要的高程,并建起總面積達7.2萬平方米的防滲墻,否則將出現(xiàn)災難性后果。專家們在綜合分析了截流所涉及的困難、圍堰施工緊迫性等因素,并對大流量條件下截流有充分技術把握的情況下,最后確定將三峽截流的合龍時間定在11月上旬。三峽截流的時間選擇在長江汛期剛過不久的11月,而這一時段長江水位變化較大,截流實際水量和水深多少,現(xiàn)在還不能完全確定。比如1996年11月初,三峽壩址就曾出現(xiàn)過每秒2.64萬立方米超標準洪水。如果出現(xiàn)這種情況,截流難度將更大。記者從三峽工地獲悉,相關單位已經作好了迎接各種惡劣條件,打一場硬仗的準備。截流施工分三階段三峽截流的施工分3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圍堰“預進占”階段,也就是預先在長江主河道上分4個堤頭,將上下游兩道圍堰向江心推進,使上下圍堰分別只留下460米和480米寬的江中門口。與此同時,在門口的江底大量拋投石料,將河床深槽部位墊高,使水深由60米減少到20多米。第一階段的施工是從1996年11月開始的,到1997年4月已全部完成施工目標;第二階段施工是從1997年9月初開始到11月3日,將截流所在的上游圍堰江中門口由460米束窄到130米寬,形成截流龍口;第三階段就是截流合龍,計劃在11月6日至8日中間的某一天,根據氣象水文條件,展開橫鎖長江的最后沖刺。據專家測算,130米龍口要用21萬立方米土石料才能堵住。在狹窄的圍堰堤頭上連續(xù)3天每日拋投7萬立方米土石料,這樣高的施工強度,在世界水利建設史上也是罕見的。據介紹,截流合龍時,將在上下游圍堰4個堤頭同時拋投土石料,其中最大的塊石重量有3噸至5噸。按截流施工方案,將首先鎖住上游圍堰龍口,下游圍堰則尾隨進行合龍。到10月初,三峽截流圍堰江中門口已經只剩下360米寬,并以每天束窄4米左右的進度向江中推進。三峽截流和二期圍堰施工是采取招標方式選擇施工隊伍的。曾經在長江上修建過萬里長江第一壩的葛洲壩集團公司,承擔了三峽截流和圍堰施工這一艱巨任務。目前,葛洲壩集團公司正緊張調集各種大型現(xiàn)代化施工設備,截流備料已完成1000萬立方米,比預測需要多備料300萬立方米。截流不斷航長江是我國的黃金水道。在長江上修建三峽大壩,必須確保施工期間的長江航運暢通。能不能確保正常通航,是三峽能否截流的關鍵所在。1981年1月葛洲壩工程大江截流后,約有半年時間這一帶長江斷航。三峽工程的設計對于航運問題考慮得比較充分。為解決通航問題,三峽工程決定采用導流明渠結合臨時船閘的通航方案。因而,導流明渠和臨時船閘就成了三峽能否如期截流的控制性項目。導流明渠位于長江南岸,全長3726米,底寬350米左右,渠底高程58米。它的河寬和深度都要大于世界上著名的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明渠斷面采用復式斷面,可以較好地調整明渠內的流速分布。它要保證安全宣泄50年一遇(流量為每秒7.9萬立方米)的長江洪水。當長江流量小于每秒2萬立方米時,船只從明渠通過。據測算,一年中平均有272天可以由明渠通過。經建設者奮力拼搏,導流明渠已在1997年5月1日破堰進水,比合同工期提前1個月。10月6日上午9時,導流明渠正式投入運行,三峽壩址長江主河床封航,往來船舶順暢地從這段“人造長江”通過。11月8日下午3時30分,隨著最后一車石料傾入江中,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勝利實現(xiàn)大江截流。三峽工程的大江截流與其他水電工程相比,綜合難度最大。它是要通過在長江主河床上構筑兩道圍堰,繼而修建三峽大壩和電站廠房。三峽工程以其規(guī)模之大、水電裝機容量之大、綜合效益之顯著堪稱世界級巨型工程。這場橫鎖長江的“世紀之戰(zhàn)”從1996年11月就拉開了序幕。到11月8日止,經過三峽建設者的艱苦奮戰(zhàn),上游截流圍堰僅剩下40米的小龍口。上午9時,李鵬總理在龍口附近的工地上正式下達了合龍令?,F(xiàn)場副總指揮發(fā)射的3顆信號彈騰空而起。剎那間,上下游圍堰4個堤頭上整裝待發(fā)的車輛如同一群威武的雄獅,直逼江水奔騰的龍口。葛洲壩集團一公司車一隊司機朱顯清駕駛著自卸車一馬當先,向龍口拋投下第一車石料。400多輛巨型裝載車緊張有序地輪番在上下游圍堰4個堤頭向龍口拋投石料,激起陣陣浪花,發(fā)出巨大的轟響。龍口被逐步收窄至30米、20米、10米、5米……大江截流現(xiàn)場充滿隆重、熱烈的氣氛。觀禮臺上用織毯拼接的面積達1080平方米的巨幅五星紅旗格外壯觀,3萬盆花草和彩色氣球把截流儀式現(xiàn)場裝扮一新。大壩工地彩旗飄揚,巨大的氣球上懸掛著祝賀截流合龍成功的標語。下午3時整,大江截流儀式開始,雄壯的國歌在峽谷回蕩。三峽工程開發(fā)總公司總經理陸佑楣向出席儀式的各界代表匯報了三峽工程進展情況。下午3時30分,上游圍堰截流成功,左右兩道戧堤完全連接在一起。葛洲壩集團公司上游左岸總指揮和右岸總指揮跨過合龍?zhí)幘o緊擁抱在一起。喝彩和歡呼聲響徹云天。李鵬總理宣布截流成功,緊接著3顆信號彈劃破長空。此刻,截流現(xiàn)場的1000多名施工大軍、5000多名來賓和兩岸4萬多名當?shù)馗扇?、移民和游客歡騰雀躍。鞭炮齊鳴,車船鳴笛、鳴號,人們熱烈歡呼,如同一部渾厚的交響樂在三峽工地發(fā)出驚天動地的回響。五彩繽紛的氣球飛向天空,截流現(xiàn)場形成歡樂的海洋。江澤民、李鵬等領導人參加了截流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