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帝病逝
在112年前的今天,1908年11月14日(農歷1908年10月21日),光緒帝病逝。光緒皇帝1908年11月14日,光緒帝愛新覺羅·載湉死。年38歲(1871年生)。載湉乃咸豐帝醇親王奕譞子。同治帝死,無子,由他入承大統(tǒng),1875—1908年在位。即位時年僅4歲,由慈禧太后“垂簾聽政”。1887年親政,仍由慈禧“訓政”。1889年,慈禧“撤簾歸政”,實際仍掌大權。中日甲午戰(zhàn)爭起,他力主抗戰(zhàn)。《馬關條約》簽訂后,他深感時局危殆,憤然思變。他讀到康有為《上皇帝第三書》,“毅然有改革之志”。他決心不作亡國之君,力排眾議,于1898年6月11日頒下“明定國是”詔,宣布變法。維新期間,多次下詔,推行一系列新政,是變法魂實際主持者。9月21日,慈禧太后發(fā)動政變,再出“訓政”,他被幽禁于瀛臺。終于抑郁成疾,先慈禧太后一日死于瀛臺涵元殿。光緒帝一生政績,主要表現為“百日維新”。雖然失敗了,但卻是中國近代史上唯一一次自上而下發(fā)動的全國性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自鴉片戰(zhàn)爭以來,清朝皇帝中,只有光緒帝一人認識到傳統(tǒng)政治和傳統(tǒng)文化有所不足,認識到西方政治和西方文化有其長處,認識到救國之道不僅在于引進西方的科學技術,根本的還是要實行新政。雖然不過是改良,但對于一個封建帝王來講,堪稱難能而可貴。他的失敗,除卻客觀原因以外,他本人缺乏當年康熙帝那樣雄大的氣魄,也是重要原因。光緒帝廟號德宗,葬于崇陵。1908年光緒皇帝葬禮,光緒皇帝靈柩。出殯隊伍。路邊跪送的百姓,看得出,百姓并不嚴肅,抬頭張望人很多。路邊觀看的外國人和警衛(wèi)。出殯隊伍。出殯隊伍。出殯隊伍。出殯隊伍光緒皇帝出殯的紀念郵戳。光緒皇帝出殯的紀念郵戳,以及貼有郵票的上色照片。光緒皇帝出殯的紀念郵戳。光緒皇帝出殯的紀念郵戳。光緒皇帝出殯的紀念郵戳,以及貼有郵票的上色照片。光緒皇帝出殯的紀念郵戳光緒皇帝出殯的紀念郵戳。清西陵光緒皇帝下葬的墓地在拍攝這副照片時仍在建設之中。慈禧太后的葬禮要比光緒皇帝的晚幾個月。清西陵地宮內的光緒皇帝棺槨。光緒皇帝棺槨前的介紹。崇陵地宮內寶床上光緒帝,隆?;屎蠊讟?。光緒帝尸骸照片。光緒皇帝的槨和棺是被盜墓者用錘斧鑿開的,死者頭向北,盜洞是在死者腳部的棺槨檔板上,棺槨上的洞東西長1.10米,高85公分。被盜現場:左側為光緒皇帝棺槨,右側敞口為隆?;屎蠊讟。屎髽∩w傾側在皇帝槨蓋上。光緒帝的發(fā)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