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亞獨立
在57年前的今天,1963年12月12日(農歷1963年10月27日),肯尼亞獨立??夏醽?,全稱肯尼亞共和國。當?shù)匕鄨D語中意為“駝鳥”。位于非洲東部,地跨赤道,東鄰索馬里,南接坦桑尼亞,西連烏干達,北界蘇丹和埃塞俄比亞,東南瀕印度洋。海岸線長約500公里。面積582646平方公里。人口2410萬(1989)。有吉庫尤、盧奧等42個部族。官方語言為英語和斯瓦希里語。居民多數(shù)信奉基督教。首都內羅畢。全境除沿海為寬約200公里的平原地帶外,其余多為海拔1000~2000米的高原。礦藏主要有純堿、鹽、螢石、石灰石、重晶石、金、銀、銅、鋁、鋅等。森林面積137萬公頃。農業(yè)是國民經濟的支柱,85%的人口從事農牧業(yè)。主要農作物有玉米、小麥、咖啡、茶葉、劍麻等。獨立后工業(yè)發(fā)展較快,門類漸趨齊全,有煉油、輪胎、水泥、軋鋼、發(fā)電、汽車裝配等。1991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427.9肯鎊。主要出口咖啡、茶葉、花卉、石油產品、水泥、劍麻、純堿、皮革等,進口原油、機械、鋼鐵、車輛、藥品、化肥等。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到此經商和定居。15世紀末葉起葡、英等相繼入侵。1920年淪為英國殖民地。1963年12月12日宣告獨立(獨立日即國慶日),翌年12月12日成立共和國,仍留在英聯(lián)邦內。1991年12月實行多黨制。1963年12月14日同中國建交。1967年10月肯關閉駐華使館,1969年3月將兩國關系降至代辦級。1974年9月兩國恢復大使級外交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