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創(chuàng)作話劇《雷雨》
在87年前的今天,1933年12月27日(農歷1933年11月11日),曹禺創(chuàng)作話劇《雷雨》。曹禺二十三歲即寫成處女作《雷雨》。圖為北京人藝一九五四年版,蘇民飾周萍,狄辛飾繁漪。1933年22歲的曹禺在清華大學上四年級時,完成了處女作多幕話劇《雷雨》,在談到寫作意圖時他說,《雷雨》是在“沒有太陽的日子里的產物”?!独子辍芬簧涎?,一舉成名。四幕劇《雷雨》在一天的時問、兩個舞臺背景內表現兩個家庭的糾葛和悲劇。周樸園是資本家。魯貴是奴才。繁漪是“五四”以后的女性,追求自由和愛情,但脆弱孤獨,她嫁給周樸園,與其子周萍私通。周萍又暗與女仆四鳳來往,致使四鳳懷孕。四鳳的母親魯媽到周家,發(fā)現周樸園就是當年將她始亂終棄的周家大公子,而周萍是她親生兒子,于是一場令人心悸的悲劇在電閃雷鳴的雨中爆發(fā),終使劇中人物都走向毀滅,只有代表新生力量的工人魯大海走向自己的道路,全劇的悲劇基礎是亂倫,但暗示了階級意識和社會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