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佐羅》上映
在45年前的今天,1975年3月6日(農(nóng)歷1975年1月24日),電影《佐羅》上映。Zorro原本只是個簡單的西班牙語,意思為狐貍(Fox),加州在1850年才脫離西班牙的殖民統(tǒng)治加入美國聯(lián)邦,在此之前,最后一任總督拉弗爾用高壓獨裁統(tǒng)治對付當?shù)匕傩眨癖娍嗖豢把?。貴族狄亞哥乃用蒙面?zhèn)b的身份挺身對抗暴政,"佐羅的傳奇"因而誕生。佐羅最初出現(xiàn)在一位叫約翰·麥考利的記者筆下的虛構(gòu)小說里。麥考利的佐羅(西班牙的意思是狐貍)是這位記者將英格蘭的一位傳奇人物的故事再加上墨西哥革命時期三位英雄人物的事跡改編而創(chuàng)作出來的。這部由洛喬.蒂薩利執(zhí)導的影片,1975年03月06日(意大利)上映,講述在十八世紀中葉,西班牙人在南美殖民統(tǒng)治時代,苛捐雜稅民不聊生。新總督在上任途中被殺,臨死前把委任狀交與好友“歐洲第一劍士”,要其繼承遺志。三個月后,新總督突然出現(xiàn),不過他似乎是一個貴族的紈绔子弟,一切事務均假手他人。與此同時。民間傳說一位蒙面黑俠從天而降,警惡懲奸,鋤強扶弱,“佐羅”的英名不脛而走,令殖民統(tǒng)治者大為頭痛,而新總督的身份更令人懷疑……聽著童自榮、程曉樺、還有邱岳峰大師的配音,一段段經(jīng)典的對白在耳邊響起,仿佛穿越時空的回聲,那熱血與俠情,正義與公理再次涌上心頭。那曾經(jīng)年少輕狂、騎馬仗劍,英雄救美的夢想如死灰復燃一般,一發(fā)不可收--佐羅是我們最初的也是永遠的英雄。《佐羅》這部片子使我們認識了兩個男人,一個是阿蘭德龍——想當年,他片中英俊的外表、敏捷的身手把全國女性觀眾迷得一塌糊涂(其影響力與今天《魔戒》中精靈箭手奧蘭多·布魯姆有過之而無不及)。另一個是童自榮——他那華麗如錦緞、明亮如鉆石的音色,影響了整整一代人。不要誤會阿蘭德龍只是靠臉蛋吃飯的花瓶,人家也是有演技的。這部影片他扮演兩個性格迥異的角色,一個是“歐洲第一劍客”——蒙面?zhèn)b佐羅,他黑布蒙面、一身黑衣、身披黑色斗篷、坐騎是一匹黑色的駿馬,他神出鬼沒、除暴安良替天行道;一個是總督——膽小怕事、養(yǎng)尊處優(yōu)、裝腔作勢。其中總督的幾場戲,阿蘭德龍的表演都是可圈可點,扮相更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第一:總督身穿紅色灑金花晨衣,內(nèi)襯白色大翻領(lǐng)襯衫、頭戴棕色小睡帽在花園中進餐。第二:總督身穿棕色灑金花長袍,挎著威爾塔上校的手臂,在花園中散步。第三:總督身穿白色長睡袍,躺在床上裝病。第四:總督身穿紅色套服,頭戴白色寬邊有面紗太陽帽,去河邊釣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