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白沙瓦起義
在90年前的今天,1930年4月20日(農(nóng)歷1930年3月22日),印度白沙瓦起義。1930年4月20日,印度白沙瓦起義爆發(fā)。白沙瓦位于印度西邊省的中心(今巴基斯坦內)。當時,正值印度爆發(fā)第二次不合作運動,全國各地紛紛舉行群眾性集會,組織了大規(guī)模的反對英帝國主義的游行。群眾行動起來了,終于沖破了甘地所主張的僅限于不合作的框框,由集會游行發(fā)展成為人民起義。那一天,大批農(nóng)民和季節(jié)工人聚集到白沙瓦舉行示威游行。工廠、機關、學校都停止了工作表示支持,連邊境的巴克同部落也有很多人趕來白沙瓦。群眾集會的人數(shù)愈聚愈多,當警察向群眾開槍后,原來已經(jīng)很憤怒的群眾,立刻起義反抗他們筑起街壘,也拿起了武器,進行了英勇的搏斗。白沙瓦群眾的斗爭是正義的斗爭,很快贏得了印度第一皇家哈爾瓦團兩個黨印度籍士兵的同情,他們拒絕向起義者開槍。并把武裝交給了群眾,使起義的群眾完全控制了這個城市。這次事件對英國殖民者的震驚很大,他們用英軍替換下了駐在西北邊省的幾個營印度兵,并大舉調兵遣將,在西北邊境集聚了三分之二以上的英國殖民軍,向起義的人民進行了最殘酷的鎮(zhèn)壓。白沙瓦起義對當時全印度的反帝斗爭起的影響的確很大,5月3日在旁遮普和其他省份的各大城市都舉行了“白沙瓦日”,邊境的錫克人和巴克同人還組成了志愿隊,參加了對英國殖民軍的襲擊。這次起義雖然在英殖民軍強大的武力鎮(zhèn)壓下失敗了。但延期將近一個月的斗爭,卻推動了全印度人民的反英斗爭,使至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