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洗春山空翠新,登樓不見送鴻人。
薜蘿清夜月依舊,無復(fù)新詩泣鬼神。
路從天竺更微南,衲子邀余過復(fù)庵。
八法照人瞻睿藻,一峰當(dāng)戶擁晴嵐。
奇爻初動玩羲畫,萬物竝觀師老聃。
六用不成均此理,楞嚴容我為同參。
舊說仙人吳彩鸞,日書切韻歸毫端。
不應(yīng)神速有如此,令人至今疑稗官。
相傳此事三百載,誰知真跡儼然在。
筆精墨妙信入神,間以朱丹倍晶彩。
法言初為此韻時,賸裒文字覺后知。
寧知遂經(jīng)謫仙手,諱字曾闕民與基。
經(jīng)生矻矻盡精力,摩以歲月或可得。
動翰如飛猶恐遲,一日一揮出心畫。
神仙之說云渺茫,仙凡配耦尤荒唐。
蕭史弄玉乘鳳去,藍田空說容裴航。
文簫之遇真是否,豈此虛名傳不朽。
五篇歷歷為全書,始信傳聞是真有。
當(dāng)時所直才五緡,于今千金價未均。
十年蓋有數(shù)百本,未知幾本傳今人。
惜哉字畫太纖細,后日傳之知幾歲。
只今已有字不全,欲鐫翠珉固非易。
我踰七十方見之,暫借一觀聊自怡。
平生愿見心便足,何必更謀身后為。
捫蘿歷棧上層峰,寖覺芒鞋踏半空。
七竅幾時開渾沌,八窗無處不玲瓏。
已欣古洞容身過,直恐丹丘有路通。
俯視人間懶歸去,拂衣徑欲御天風(fēng)。
不嫌屐齒碎莓苔,只要吾人得得來。
見說飛泉高落澗,待尋曲水作流杯。
竹林素約群賢集,雞黍相過一笑開。
政恐清游自忘返,不應(yīng)空棹酒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