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家有山林集,觀寶晉自制之詞,
每不逮乎平日之文。豈句律之未工,
疑用志之或分。偉筆力之扛鼎,
得過庭之異聞。陶冶性情,
自為陽春。既寓意于館甥,
亦秘笈而自珍。予嘗商略函書,
仿佛梁塵,規(guī)矩合作,
勺簫奪倫。竅以為夫君金縷之衣,
亦未足以換墨練之裙也。
呼嗟乎丕,摧干弱支。
予讀此詩,何異乎煮豆而燃萁。
吊古以詩,觀帖以奇。
瑤鈿銀泥,以侈厥題。
槐竹之與居,栩栩乎華胥。
予方發(fā)韓滉之連艫,午陰這繁維,
以驅(qū)原顯之車。蓋健羨乎一身之閑,
所以縱玩乎八體之書。
楷正而端方,維顏之長。
軒昂而自善,維米之體。
多嗜而博愛,故能有其態(tài)。
略跡而取神,故不沒其真。
是曰唐放生之碑。作者書之,
能者摹之。江陰之王,
畀我儲之。五御既調(diào),
又日驅(qū)之。於虖后生,
誰能如之。
熠煜客星,颙逵之伍乎。
軒冕相禪,泉石之嫵乎。
美疢惡石,天所痼乎。
情之所鐘,同此趣乎。
排九閶之云,巫咸之訴乎。
后千年有人,垤澤之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