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萊之師,是為拙齋。
學無不究,道無不該。
體統(tǒng)純正,規(guī)模拓恢。
卓成一家,猶斗之魁。
未及百年,遺響冷灰。
我守寶婺,四學是開。
惟導生徒,俾紹東萊。
回首七霜,諒多成材。
英英耕叟,我友自孩。
吐詞水群,制行亦瑰。
勉以朱學,持論不回。
仆家源流,是擁是培。
仲尼得伋,垂教方來。
拙齋有孫,其道未頹。
且告瓜熟,定王之臺。
僮馬載馳,羔雁屢催。
予聞湘流,夙稱圣涯。
懋陵之邦,元公所貽。
南軒昭昭,五峰巍巍。
豈無秀民,可與摩揩。
求仁得仁,懋哉懋哉。
荷鍤自隨劉伯倫,裸葬舊聞楊王孫。
偉哉二子真曠達,身雖殞滅名獨存。
要知形骸本外物,中有妙用超六根。
火風地水歸四大,夢幻泡影何足論。
君不見桓{左鬼右隹}石槨秦鐵戶,歌鐘未徹野火焚。
不如得錢即沽酒,時時醉倒三家村。
千分岡頭一振衣,共嗟鳳德臥郊扉。
近鋤蕭艾知天意,會見朝陽露欲晞。
忽報斯人訃,傷哉命壓頭。
皇皇如有索,落落竟何求。
學道魚千里,辭家貉一丘。
幸哉猶有子,可解二親憂。
拜疏歸田學老農(nóng),天高未肯聽衰翁。
逸民且舉邵康節(jié),有子并稱程大中。
給札說書皆御墨,教忠錫爵勵群工。
老臣只代臣頤請,頤不祈恩何自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