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未偃兵,儒生預(yù)戎事。功勞安可問,且有忝官累。
昔常以荒浪,不敢學(xué)為吏。況當(dāng)在兵家,言之豈容易。
忽然向三嶺,境外為偏帥。時多尚矯詐,進(jìn)退多欺貳。
縱有一直方,則上似奸智。誰為明信者,能辨此勞畏。
猗皇至圣兮,至惠至仁,德施蘊蘊。蘊蘊如何?不全不缺,
莫知所貺。
猗皇至圣兮,至儉至明,化流瀛瀛。瀛瀛如何?不虢不赩,
莫知其極。
(古有慈帝,能保靜順以涵萬物,故為《至慈》之詩
二章四韻十四句)
至化之深兮,猗猗娭娭。如煦如吹,如負(fù)如持,
而不知其慈。故莫周莫止,靜和而止。
至化之極兮,瀛瀛溶溶。如涵如封,如隨如從,
而不知其功。故莫由莫己,順時而理。
至哉勤績,不盈不延;誰能頌之,我請頌焉。
於戲勞王,勤亦何極;濟(jì)爾九土,山川溝洫。
至哉儉德,不豐不敷;誰能頌之,我請頌夫。
於戲勞王,儉亦何深;戒爾萬代,奢侈荒淫。
至哉茂功,不升不圮;誰能頌之,我請頌矣。
於戲勞王,功亦何大;去爾兆庶,洪湮災(zāi)害。
國有世謨,仁信勤歟。王實惛荒,終亡此乎。
焉有力恣諂惑,而不亡其國?嗚呼亡王,忍為此心!
敢正亡王,永為世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