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高,高乎哉!郁然二百五十里之盤距。
岌乎二千三百丈之,謂即敷淺原。
培何敢爭其雄?西來天塹濯其足,云霞旦夕吞吐乎其胸。
回崖沓嶂鬼手擘,澗道千丈開鴻。
瀑流淙淙瀉不極,雷霆殷地聞?wù)叨@。
時(shí)有落葉于其間,直下彭蠡流霜虹。
金膏水碧不可覓,石林幽黑號(hào)綠熊。
其陽諸峰五老人,或疑緯星之精隳自空。
陳夫子,今仲弓,世家廬之下,有元劂祖遷江東。
尚知廬靈有默契,不遠(yuǎn)千里釧于公。
公亦西望懷故都,便欲往依五老巢云松。
昔聞紫陽祀六老,不妨添公相與成七翁。
我常游公門,仰公彌高廬。
不崇丘園肥遁七十淫,著作白發(fā)如秋蓬。
文能合墳詩合雅。
自得樂地于其中。
榮名利祿云過眼,上不作書自薦,下不公相通。
公乎!浩蕩在物表,黃鵠高舉凌天風(fēng)。
顛毛脫盡野僧如,世好都?xì)w一懶除。
欲博晏眠高著枕,圖便老眼大抄書。
屋須矮小茅須厚,窗要清虛竹要疏。
心與陶翁有相得,時(shí)歌吾亦愛吾廬。
薄暮及東泛,眼豁連胸臆。
凈碧不可唾,百里借秋拭。
遠(yuǎn)樹水光上,出沒似空植。
疏處方渺然,山黛一眉塞。
夕陽掩半面,云浪為風(fēng)勒。
便以湖作紙,欲畫手莫即。
見瞥況難諦,歷多何暇憶。
舟子無雅情,雙櫓斗歸力。
六月添衣喚僮子,自畫雪圖茅屋里。
玉花出筆飛上樹,慘淡陰山無乃是。
老生放筆還自笑,顛倒炎涼聊戲爾。
門前有客來借看,滿眼黃塵汗如雨。
一別清風(fēng)又十霜,重來三徑未全荒。
此君已覺垂垂老,稚子今看稍稍長。
書簡漫消新歲月,漁竿不厭舊滄浪。
試呼濁酒歌《淇澳》,昨夜疏簾雨正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