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竿而起
jiē gān ér qǐ
rise up in arms
“揭竿而起”的成語拼音為:jiē gān ér qǐ,注音:ㄐㄧㄝ ㄍㄢ ㄦˊ ㄑㄧˇ,詞性: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漢·賈誼《過秦論》:“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基本解釋:揭:高舉;竿:竹竿,代旗幟??沉藰涓僧斘淦鳎e起竹竿當旗幟,進行反抗。指人民起義。,例句:一時各路人馬,~,不分晝夜,兼水路紛紛入鄂?!锇紫扔隆读焊敢鳌?
拼音 |
jiē gān ér qǐ |
注音 |
ㄐㄧㄝ ㄍㄢ ㄦˊ ㄑㄧˇ |
詞性 |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
英文 |
rise up in arms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揭:高舉;竿:竹竿,代旗幟。砍了樹干當武器,舉起竹竿當旗幟,進行反抗。指人民起義。 |
出處 |
漢·賈誼《過秦論》:“斬木為兵,揭竿為旗?!?/td>
|
例句 |
一時各路人馬,~,不分晝夜,兼水路紛紛入鄂。 ★白先勇《梁父吟》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