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血漂鹵
liú xuè piāo lǔ
Bloody brine
“流血漂鹵”的成語拼音為:liú xuè piāo lǔ,注音:ㄌㄧㄨˊ ㄒㄧㄝ ˇ ㄆㄧㄠ ㄌㄨˇ,詞性:作賓語、定語;指血流成河,年代:古代成語,出處:西漢·劉向《戰(zhàn)國策·中山策》:“此戰(zhàn)之于伊闕,大破二國之軍,流血漂鹵,斬首二十四萬。”,基本解釋:鹵:通“櫓”,大盾牌。血流得能將櫓浮起來。形容死傷極多。亦作“流血漂忤”。,例句:戰(zhàn)國·楚·屈原《離騷》:“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還?;淙o蹤影,流血漂鹵成汪洋。”
拼音 |
liú xuè piāo lǔ |
注音 |
ㄌㄧㄨˊ ㄒㄧㄝ ˇ ㄆㄧㄠ ㄌㄨˇ |
詞性 |
作賓語、定語;指血流成河 |
英文 |
Bloody brine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鹵:通“櫓”,大盾牌。血流得能將櫓浮起來。形容死傷極多。亦作“流血漂忤”。 |
出處 |
西漢·劉向《戰(zhàn)國策·中山策》:“此戰(zhàn)之于伊闕,大破二國之軍,流血漂鹵,斬首二十四萬。” |
例句 |
戰(zhàn)國·楚·屈原《離騷》:“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還?;淙o蹤影,流血漂鹵成汪洋。” |
補(bǔ)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