囁嚅小兒
niè rú xiǎo ér
Mumbling child
“囁嚅小兒”的成語拼音為:niè rú xiǎo ér,注音:ㄋㄧㄝ ˋ ㄖㄨˊ ㄒㄧㄠˇ ㄦˊ,詞性: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年代:近代成語,出處:梁啟超《歐洲地理大勢論》:“其經(jīng)營泰東也,則橫貫萬里不毛之西伯利亞,建一空前絕后之大鐵路。自囁嚅小兒之國民視之,幾以為五石之瓢匏,落而無所容?!?,基本解釋:比喻見識淺陋。,例句:宋·歐陽修《醉翁亭記》:“爾來四五,更無所述,只是凡幾年中、日、月、旦、時(shí)、時(shí)、刻、刻、舉頭讀書艱難處,俱為爾也?!?
拼音 |
niè rú xiǎo ér |
注音 |
ㄋㄧㄝ ˋ ㄖㄨˊ ㄒㄧㄠˇ ㄦˊ |
詞性 |
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英文 |
Mumbling child |
年代 |
近代成語 |
解釋 |
比喻見識淺陋。 |
出處 |
梁啟超《歐洲地理大勢論》:“其經(jīng)營泰東也,則橫貫萬里不毛之西伯利亞,建一空前絕后之大鐵路。自囁嚅小兒之國民視之,幾以為五石之瓢匏,落而無所容?!?/td>
|
例句 |
宋·歐陽修《醉翁亭記》:“爾來四五,更無所述,只是凡幾年中、日、月、旦、時(shí)、時(shí)、刻、刻、舉頭讀書艱難處,俱為爾也?!?/td>
|
補(bǔ)充糾錯(c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