墻面而立
qiáng miàn ér lì
be ignorant because of not attending to learning
“墻面而立”的成語拼音為:qiáng miàn ér lì,注音:ㄑㄧㄤˊ ㄇㄧㄢˋ ㄦˊ ㄌㄧˋ,詞性: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書·周官》:“不學(xué)墻面”孔傳:“人而不學(xué),其猶正墻面而立?!薄墩撜Z·陽貨》:“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墻面而立也與?”,基本解釋:指面對墻壁。目無所見。比喻不學(xué)無術(shù)。亦作“面墻而立”。,例句:若使~,沐猴而冠,吾所不取?!锬铣ち骸ず單牡邸墩]當陽公大心書》
拼音 |
qiáng miàn ér lì |
注音 |
ㄑㄧㄤˊ ㄇㄧㄢˋ ㄦˊ ㄌㄧˋ |
詞性 |
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英文 |
be ignorant because of not attending to learning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指面對墻壁。目無所見。比喻不學(xué)無術(shù)。亦作“面墻而立”。 |
出處 |
《書·周官》:“不學(xué)墻面”孔傳:“人而不學(xué),其猶正墻面而立?!薄墩撜Z·陽貨》:“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墻面而立也與?” |
例句 |
若使~,沐猴而冠,吾所不取。 ★南朝·梁·簡文帝《誡當陽公大心書》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