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qiè gōu zhě zhū,qiè guó zhě hóu
Those who steal the hook will be punished, while those who steal the country will be punished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的成語拼音為:qiè gōu zhě zhū,qiè guó zhě hóu,注音:ㄑㄧㄝ ˋ ㄍㄡ ㄓㄜˇ ㄓㄨ,ㄑㄧㄝ ˋ ㄍㄨㄛˊ ㄓㄜˇ ㄏㄡˊ,詞性:復(fù)句式;作分句;含貶義,年代:古代成語,出處:《莊子·胠篋》:“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基本解釋:偷鉤的要處死,篡奪政權(quán)的人反倒成為諸侯。舊時用以諷刺法律的虛偽和不合理。,例句:春秋時期,楚國有一名叫子胥的大臣,他曾因為勸言國君加強軍備而被廢黜。后來,楚國遭受外敵侵略,子胥為楚國奪回了失去的城池,功勞卓著。然而,子胥并沒有謀取權(quán)力,而是將楚國的利益放在首位,最終得到了國君的高度賞識和封官拜相的榮譽。這個故事中的成語"竊鉤者誅,竊國者侯"意為行竊之人會被處決,而奪取國家者則可獲得高官厚祿的獎賞。
拼音 |
qiè gōu zhě zhū,qiè guó zhě hóu |
注音 |
ㄑㄧㄝ ˋ ㄍㄡ ㄓㄜˇ ㄓㄨ,ㄑㄧㄝ ˋ ㄍㄨㄛˊ ㄓㄜˇ ㄏㄡˊ |
詞性 |
復(fù)句式;作分句;含貶義 |
英文 |
Those who steal the hook will be punished, while those who steal the country will be punished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偷鉤的要處死,篡奪政權(quán)的人反倒成為諸侯。舊時用以諷刺法律的虛偽和不合理。 |
出處 |
《莊子·胠篋》:“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td>
|
例句 |
春秋時期,楚國有一名叫子胥的大臣,他曾因為勸言國君加強軍備而被廢黜。后來,楚國遭受外敵侵略,子胥為楚國奪回了失去的城池,功勞卓著。然而,子胥并沒有謀取權(quán)力,而是將楚國的利益放在首位,最終得到了國君的高度賞識和封官拜相的榮譽。這個故事中的成語"竊鉤者誅,竊國者侯"意為行竊之人會被處決,而奪取國家者則可獲得高官厚祿的獎賞。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