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諫之義
sān jiàn zhī yì
Three remonstrations
“三諫之義”的成語拼音為:sān jiàn zhī yì,注音:ㄙㄢ ㄐㄧㄢˋ ㄓ ㄧˋ,詞性: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公羊傳·莊公二十四年》:“戎將侵曹,曹羈諫曰:‘戎眾以無義,君請(qǐng)勿自敵也?!懿唬骸豢伞!G不從,遂去之,故君子以為得君臣之義也?!焙涡葑⒁鬃釉唬骸八^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此之謂也?!保窘忉專褐甘戮?。,例句:東漢·楊震《與呂蒙伯書》:“我念子干之三諫之義,以折其邪說,愿能行楊李之期,亦復(fù)何惜哉!”
拼音 |
sān jiàn zhī yì |
注音 |
ㄙㄢ ㄐㄧㄢˋ ㄓ ㄧˋ |
詞性 |
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英文 |
Three remonstrations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指事君之正道。 |
出處 |
《公羊傳·莊公二十四年》:“戎將侵曹,曹羈諫曰:‘戎眾以無義,君請(qǐng)勿自敵也。’曹伯曰:‘不可?!G不從,遂去之,故君子以為得君臣之義也。”何休注引孔子曰:“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此之謂也?!?/td>
|
例句 |
東漢·楊震《與呂蒙伯書》:“我念子干之三諫之義,以折其邪說,愿能行楊李之期,亦復(fù)何惜哉!” |
補(bǔ)充糾錯(c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