鎩羽涸鱗
shā yǔ hé lín
Kuyu dried up scales
“鎩羽涸鱗”的成語(yǔ)拼音為:shā yǔ hé lín,注音:ㄕㄚ ㄩˇ ㄏㄜˊ ㄌㄧㄣˊ,詞性:作賓語(yǔ)、定語(yǔ);用于處事,年代:古代成語(yǔ),出處:明·楊慎《高泉臨行再賦此以別》:“鎩羽涸鱗去安所,繯飛川詠幾時(shí)同?!?,基本解釋:用以比喻不得志,處境極為困難。同“鎩羽暴鱗”。,例句:《世說新語(yǔ)·容止》中有一則故事:“盧植之還,初騎驢,見于臨賀者故散樵,遂皆泣,夫以盧立母之喪也。植不能任,亦以政設(shè)惡實(shí)顯也。其時(shí)操雖鱗藻可見者,人謂韙虎。植稽留后,操歸后,獵于野,急于去,為館于老兒而殺之,鞠旌皆任者之望、涸者之慕也。”
拼音 |
shā yǔ hé lín |
注音 |
ㄕㄚ ㄩˇ ㄏㄜˊ ㄌㄧㄣˊ |
詞性 |
作賓語(yǔ)、定語(yǔ);用于處事 |
英文 |
Kuyu dried up scales |
年代 |
古代成語(yǔ) |
解釋 |
用以比喻不得志,處境極為困難。同“鎩羽暴鱗”。 |
出處 |
明·楊慎《高泉臨行再賦此以別》:“鎩羽涸鱗去安所,繯飛川詠幾時(shí)同?!?/td>
|
例句 |
《世說新語(yǔ)·容止》中有一則故事:“盧植之還,初騎驢,見于臨賀者故散樵,遂皆泣,夫以盧立母之喪也。植不能任,亦以政設(shè)惡實(shí)顯也。其時(shí)操雖鱗藻可見者,人謂韙虎。植稽留后,操歸后,獵于野,急于去,為館于老兒而殺之,鞠旌皆任者之望、涸者之慕也。” |
補(bǔ)充糾錯(c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