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木自寇
shān mù zì kòu
One's worth may be one's own ruin
“山木自寇”的成語(yǔ)拼音為:shān mù zì kòu,注音:ㄕㄢ ㄇㄨˋ ㄗˋ ㄎㄡˋ,詞性:作定語(yǔ);指因有用而不免于禍,年代:古代成語(yǔ),出處:《莊子·人世間》:“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基本解釋:山上的樹木,因長(zhǎng)成有用之材,而被人砍伐。比喻因有用而不免于禍。,例句:唐代·杜牧《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之一:“山木自寇,石泉無(wú)言?!?
拼音 |
shān mù zì kòu |
注音 |
ㄕㄢ ㄇㄨˋ ㄗˋ ㄎㄡˋ |
詞性 |
作定語(yǔ);指因有用而不免于禍 |
英文 |
One's worth may be one's own ruin |
年代 |
古代成語(yǔ) |
解釋 |
山上的樹木,因長(zhǎng)成有用之材,而被人砍伐。比喻因有用而不免于禍。 |
出處 |
《莊子·人世間》:“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td>
|
例句 |
唐代·杜牧《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之一:“山木自寇,石泉無(wú)言?!?/td>
|
補(bǔ)充糾錯(c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