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駑策蹇
biān nú cè jiǎn
To beat the weak and forge ahead
“鞭駑策蹇”的成語(yǔ)拼音為:biān nú cè jiǎn,注音:ㄅㄧㄢ ㄋㄨˊ ㄘㄜˋ ㄐㄧㄢˇ,詞性:作謂語(yǔ);用于自謙,年代:古代成語(yǔ),出處:明·張居正《纂修書成辭恩命疏》:“蓋五年于茲,而今始克就,鞭駑策蹇,寧靡寸勞?!?,基本解釋:鞭打跑不快的馬、驢。比喻自己能力低,但受到嚴(yán)格督促,勤奮不息。用作謙詞。,例句:《后漢書·和帝紀(jì)》:“蓋朕世非德稱,子孫鞭策蹇庸?!?
拼音 |
biān nú cè jiǎn |
注音 |
ㄅㄧㄢ ㄋㄨˊ ㄘㄜˋ ㄐㄧㄢˇ |
詞性 |
作謂語(yǔ);用于自謙 |
英文 |
To beat the weak and forge ahead |
年代 |
古代成語(yǔ) |
解釋 |
鞭打跑不快的馬、驢。比喻自己能力低,但受到嚴(yán)格督促,勤奮不息。用作謙詞。 |
出處 |
明·張居正《纂修書成辭恩命疏》:“蓋五年于茲,而今始克就,鞭駑策蹇,寧靡寸勞?!?/td>
|
例句 |
《后漢書·和帝紀(jì)》:“蓋朕世非德稱,子孫鞭策蹇庸?!?/td>
|
補(bǔ)充糾錯(c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