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荼臥棘
shí tú wò jí
Staph of tea
“食荼臥棘”的成語拼音為:shí tú wò jí,注音:ㄕˊ ㄊㄨˊ ㄨㄛˋ ㄐㄧˊ,詞性:作賓語、定語;用于生活,年代:近代成語,出處:清·王夫之《老莊申韓論》:“老莊亂之也,然而心猶人之心,天下則已異乎食荼臥棘之天下矣?!?,基本解釋:吃苦菜,睡粗草。形容初民的生活艱苦。,例句:《史記·樂書》:“蓋天地之際,日月之明,謂之天;星辰之布,四時(shí)之律,謂之地。圣王之德,遍廣四海,而中正中立,謂之人。三者一也,而從而貴者,可謂之食荼臥棘。”
拼音 |
shí tú wò jí |
注音 |
ㄕˊ ㄊㄨˊ ㄨㄛˋ ㄐㄧˊ |
詞性 |
作賓語、定語;用于生活 |
英文 |
Staph of tea |
年代 |
近代成語 |
解釋 |
吃苦菜,睡粗草。形容初民的生活艱苦。 |
出處 |
清·王夫之《老莊申韓論》:“老莊亂之也,然而心猶人之心,天下則已異乎食荼臥棘之天下矣?!?/td>
|
例句 |
《史記·樂書》:“蓋天地之際,日月之明,謂之天;星辰之布,四時(shí)之律,謂之地。圣王之德,遍廣四海,而中正中立,謂之人。三者一也,而從而貴者,可謂之食荼臥棘?!?/td>
|
補(bǔ)充糾錯(c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