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若脫兔
shì ruò tuō tù
The situation is irresistible
“勢若脫兔”的成語拼音為:shì ruò tuō tù,注音:ㄕˋ ㄖㄨㄛˋ ㄊㄨㄛ ㄊㄨˋ,詞性:作定語;用于書面語,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唐·陸龜蒙《雜諷》詩:“攻如餓鴟叫,勢若脫兔急?!?,基本解釋:勢:攻勢。脫:脫逃。對敵人攻擊的速度極快,就像脫逃的兔子奔跑那樣。,例句:明代·羅貫中《三國演義》:“大都督公瑾與東吳將士鏖戰(zhàn)數(shù)月,雖敵軍勢若脫兔,卻始終無法攻破城池?!?
拼音 |
shì ruò tuō tù |
注音 |
ㄕˋ ㄖㄨㄛˋ ㄊㄨㄛ ㄊㄨˋ |
詞性 |
作定語;用于書面語 |
英文 |
The situation is irresistible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勢:攻勢。脫:脫逃。對敵人攻擊的速度極快,就像脫逃的兔子奔跑那樣。 |
出處 |
唐·陸龜蒙《雜諷》詩:“攻如餓鴟叫,勢若脫兔急?!?/td>
|
例句 |
明代·羅貫中《三國演義》:“大都督公瑾與東吳將士鏖戰(zhàn)數(shù)月,雖敵軍勢若脫兔,卻始終無法攻破城池?!?/td>
|
補(bǔ)充糾錯(c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