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極而否
tài jí ér pǐ
To be passive
“泰極而否”的成語拼音為:tài jí ér pǐ,注音:ㄊㄞˋ ㄐㄧˊ ㄦˊ ㄈㄡˇ,詞性:復句式;作謂語、分句;指好事變壞事,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唐·劉禹錫《史公神道碑》:“侍中以帳下生變聞,泰極而否,當歌而哭。”,基本解釋:泰、否:《周易》卦名,泰吉否兇。指事物發(fā)展到極端,就會向其相反的方面轉(zhuǎn)化,好事會變成壞事。,例句:《莊子·才德》:“泰極則否?!币馑际切稳菔挛锇l(fā)展到極點后就會轉(zhuǎn)向相反的方向,如同天地的變化一樣。
拼音 |
tài jí ér pǐ |
注音 |
ㄊㄞˋ ㄐㄧˊ ㄦˊ ㄈㄡˇ |
詞性 |
復句式;作謂語、分句;指好事變壞事 |
英文 |
To be passive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泰、否:《周易》卦名,泰吉否兇。指事物發(fā)展到極端,就會向其相反的方面轉(zhuǎn)化,好事會變成壞事。 |
出處 |
唐·劉禹錫《史公神道碑》:“侍中以帳下生變聞,泰極而否,當歌而哭?!?/td>
|
例句 |
《莊子·才德》:“泰極則否?!币馑际切稳菔挛锇l(fā)展到極點后就會轉(zhuǎn)向相反的方向,如同天地的變化一樣。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