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山竄海
tóu shān cuàn hǎi
Go to the mountains and the sea
“投山竄海”的成語拼音為:tóu shān cuàn hǎi,注音:ㄊㄡˊ ㄕㄢ ㄘㄨㄢˋ ㄏㄞˇ,詞性: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唐·李白《上安州裴長史書》:“若使事得其實,罪當其身,則將浴蘭沐芳,自屏于烹鮮之地,惟君侯死生!不然,投山竄海,轉(zhuǎn)死溝壑,豈能明目張膽,托書自陳耶?”,基本解釋:山、海,荒涼邊遠之地。指有罪而被放逐到荒涼邊遠的地區(qū)。,例句:《紅樓夢》中有一段描寫賈府失火后,賈母帶領(lǐng)賈府的人逃難的場景:“那里賈蓉,賈蘭,賈蕓等聽了,半信半疑。賈珍上去查勘火勢,回來吩咐十幾個婆子藏書匣等物,先行帶了出來。又吩咐諸房各各從粉墻新煙黨出去。那里有幾個面弗斯賈府婆子,聽得指示,便也一個挨一個的掀著窗子,投山竄海的都跳了出去。也有一些賈府的小廝們在賈珍的吩咐下,也各各提著信物來回跑。忽見門甕壁破,茶缸堂又倒塌下來,焦大在斬馬刀斫了幾斫,便也代賈珍一樣從門墻間投山竄海的跑了?!边@個例子形象地描述了逃亡時的情景,也突顯了賈府一眾人士為了自己的生命不惜一切方法躲避災害的決心。
拼音 |
tóu shān cuàn hǎi |
注音 |
ㄊㄡˊ ㄕㄢ ㄘㄨㄢˋ ㄏㄞˇ |
詞性 |
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英文 |
Go to the mountains and the sea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山、海,荒涼邊遠之地。指有罪而被放逐到荒涼邊遠的地區(qū)。 |
出處 |
唐·李白《上安州裴長史書》:“若使事得其實,罪當其身,則將浴蘭沐芳,自屏于烹鮮之地,惟君侯死生!不然,投山竄海,轉(zhuǎn)死溝壑,豈能明目張膽,托書自陳耶?” |
例句 |
《紅樓夢》中有一段描寫賈府失火后,賈母帶領(lǐng)賈府的人逃難的場景:“那里賈蓉,賈蘭,賈蕓等聽了,半信半疑。賈珍上去查勘火勢,回來吩咐十幾個婆子藏書匣等物,先行帶了出來。又吩咐諸房各各從粉墻新煙黨出去。那里有幾個面弗斯賈府婆子,聽得指示,便也一個挨一個的掀著窗子,投山竄海的都跳了出去。也有一些賈府的小廝們在賈珍的吩咐下,也各各提著信物來回跑。忽見門甕壁破,茶缸堂又倒塌下來,焦大在斬馬刀斫了幾斫,便也代賈珍一樣從門墻間投山竄海的跑了?!边@個例子形象地描述了逃亡時的情景,也突顯了賈府一眾人士為了自己的生命不惜一切方法躲避災害的決心。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