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不旋踵
wáng bù xuán zhǒng
die all at once
“亡不旋踵”的成語拼音為:wáng bù xuán zhǒng,注音:ㄨㄤˊ ㄅㄨˋ ㄒㄨㄢˊ ㄓㄨㄥˇ,詞性: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宋·蘇轍《序》:“晉武帝削平吳蜀,任賢使能,容受直言,有明主之風(fēng),然而亡不旋踵?!?,基本解釋:指迅速滅亡。不旋踵,來不及轉(zhuǎn)腳跟。形容時(shí)間極短。,例句:唐代·韓愈《祭魚文》:“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成之事,謂之成事,未可謂無事也。夫焉取於無事?取諸身上。脣皆有脅,舌及兩肩;合而脅走,形背言殊。十之所言,脣舌不異。況於卓々攘臂懸踵,左手捧篇,右足曳裾;欲旁通於人,若西行千里,神無及也。”
拼音 |
wáng bù xuán zhǒng |
注音 |
ㄨㄤˊ ㄅㄨˋ ㄒㄨㄢˊ ㄓㄨㄥˇ |
詞性 |
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英文 |
die all at once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指迅速滅亡。不旋踵,來不及轉(zhuǎn)腳跟。形容時(shí)間極短。 |
出處 |
宋·蘇轍《序》:“晉武帝削平吳蜀,任賢使能,容受直言,有明主之風(fēng),然而亡不旋踵?!?/td>
|
例句 |
唐代·韓愈《祭魚文》:“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成之事,謂之成事,未可謂無事也。夫焉取於無事?取諸身上。脣皆有脅,舌及兩肩;合而脅走,形背言殊。十之所言,脣舌不異。況於卓々攘臂懸踵,左手捧篇,右足曳裾;欲旁通於人,若西行千里,神無及也?!?/td>
|
補(bǔ)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