刖趾適屨
yuè zhǐ shì jù
act a procrustean manner
“刖趾適屨”的成語拼音為:yuè zhǐ shì jù,注音:ㄩㄝˋ ㄓˇ ㄕˋ ㄐㄩˋ,詞性:作謂語、定語;指不知變通,年代:古代成語,出處:《三國志·魏書·明帝紀(jì)》裴松之注引《魏略》:“刖趾適屨,刻肌傷骨,反更稱說,自以為能。”,基本解釋:因為鞋小腳大,就把腳削去一塊來湊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牽就湊合或不顧具體條件,生搬硬套。,例句:唐代·杜牧《秦中九日》:“蒼牧巖下一寒客,垂露半疑當(dāng)刖趾?!?
拼音 |
yuè zhǐ shì jù |
注音 |
ㄩㄝˋ ㄓˇ ㄕˋ ㄐㄩˋ |
詞性 |
作謂語、定語;指不知變通 |
英文 |
act a procrustean manner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因為鞋小腳大,就把腳削去一塊來湊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牽就湊合或不顧具體條件,生搬硬套。 |
出處 |
《三國志·魏書·明帝紀(jì)》裴松之注引《魏略》:“刖趾適屨,刻肌傷骨,反更稱說,自以為能?!?/td>
|
例句 |
唐代·杜牧《秦中九日》:“蒼牧巖下一寒客,垂露半疑當(dāng)刖趾?!?/td>
|
補(bǔ)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