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懸鶉
zǐ xià xuán chún
Subordinates [hanging] a pheasant
“子夏懸鶉”的成語拼音為:zǐ xià xuán chún,注音:ㄗˇ ㄒㄧㄚˋ ㄒㄨㄢˊ ㄔㄨㄣˊ,詞性:名詞短語,年代:古代成語,出處:《荀子·大略》:“子夏家貧,衣若懸鶉?!保窘忉專葫嚕葫國B尾禿有如補(bǔ)綻百結(jié)。指子夏生活寒苦卻不愿做官,衣服破爛打結(jié),披在身上像掛著的鶉鳥尾一樣。形容人衣衫襤褸,生活困頓卻清高自持,安貧樂道。,例句:《戰(zhàn)國策·秦策二》中有一段記載:“司馬錯(cuò)曰:‘齊桓公之將挾重賂以犒師,納魏成以成其政,中軍以為戲戈得之,則非人之所能為。今以老丈入之,豈子夏懸鶉之駕哉?’”
拼音 |
zǐ xià xuán chún |
注音 |
ㄗˇ ㄒㄧㄚˋ ㄒㄨㄢˊ ㄔㄨㄣˊ |
詞性 |
名詞短語 |
英文 |
Subordinates [hanging] a pheasant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鶉:鶉鳥尾禿有如補(bǔ)綻百結(jié)。指子夏生活寒苦卻不愿做官,衣服破爛打結(jié),披在身上像掛著的鶉鳥尾一樣。形容人衣衫襤褸,生活困頓卻清高自持,安貧樂道。 |
出處 |
《荀子·大略》:“子夏家貧,衣若懸鶉?!?/td>
|
例句 |
《戰(zhàn)國策·秦策二》中有一段記載:“司馬錯(cuò)曰:‘齊桓公之將挾重賂以犒師,納魏成以成其政,中軍以為戲戈得之,則非人之所能為。今以老丈入之,豈子夏懸鶉之駕哉?’” |
補(bǔ)充糾錯(c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