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發(fā)文身
pī fà wén shēn
break hair and tatoo
“被發(fā)文身”的成語拼音為:pī fà wén shēn,注音:ㄆㄧ ㄈㄚˋ ㄨㄣˊ ㄕㄣ,詞性:聯(lián)合式;作定語;指人的裝束,年代:古代成語,出處:《禮記·王制》:“東方曰夷,被發(fā)文身?!?,基本解釋:被發(fā):散發(fā);文身:身上刺花紋。原指古代吳越一代的風(fēng)俗。后也用以泛指未開化地帶的風(fēng)俗。,例句:禹入裸國,~,墨子入楚,錦衣吹笙,非樂而為此也。(章炳麟《駁康有為論革命書》)
拼音 |
pī fà wén shēn |
注音 |
ㄆㄧ ㄈㄚˋ ㄨㄣˊ ㄕㄣ |
詞性 |
聯(lián)合式;作定語;指人的裝束 |
英文 |
break hair and tatoo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被發(fā):散發(fā);文身:身上刺花紋。原指古代吳越一代的風(fēng)俗。后也用以泛指未開化地帶的風(fēng)俗。 |
出處 |
《禮記·王制》:“東方曰夷,被發(fā)文身?!?/td>
|
例句 |
禹入裸國,~,墨子入楚,錦衣吹笙,非樂而為此也。(章炳麟《駁康有為論革命書》)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