怛然失色
dá rán shī sè
Lose one's color suddenly
“怛然失色”的成語拼音為:dá rán shī sè,注音:ㄉㄚˊ ㄖㄢˊ ㄕ ㄙㄜˋ,詞性:偏正式;作狀語;指害怕而失色,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宋·蘇洵《送石昌言舍人北使行》:“聞介馬萬騎馳過,劍槊相摩,終夜有聲,人者怛然失色?!?,基本解釋:怛:畏懼,恐懼。指因害怕而變臉色。,例句:唐代杜牧《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也知身是菟絲萁,怛然失色復(fù)如何?”
拼音 |
dá rán shī sè |
注音 |
ㄉㄚˊ ㄖㄢˊ ㄕ ㄙㄜˋ |
詞性 |
偏正式;作狀語;指害怕而失色 |
英文 |
Lose one's color suddenly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怛:畏懼,恐懼。指因害怕而變臉色。 |
出處 |
宋·蘇洵《送石昌言舍人北使行》:“聞介馬萬騎馳過,劍槊相摩,終夜有聲,人者怛然失色?!?/td>
|
例句 |
唐代杜牧《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也知身是菟絲萁,怛然失色復(fù)如何?”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