幡然改途
fān rán gǎi tú
Change the course
“幡然改途”的成語拼音為:fān rán gǎi tú,注音:ㄈㄢ ㄖㄢˊ ㄍㄞˇ ㄊㄨˊ,詞性:作謂語、狀語;用于突然行動,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孟子·萬章上》:“湯三使往聘之,既而幡然改途曰:‘與我處畎畝之中,由是以樂堯舜之道。’”,基本解釋:幡:通“翻”;幡然:很快而徹底;途:途徑。指迅速地完全改變原來的道路。,例句:唐代李白《江上值水如山》詩中有句:“離笳紛向廬山僧,女伴幡然改途來。”意為女子突然改變原有的行程和計(jì)劃。
拼音 |
fān rán gǎi tú |
注音 |
ㄈㄢ ㄖㄢˊ ㄍㄞˇ ㄊㄨˊ |
詞性 |
作謂語、狀語;用于突然行動 |
英文 |
Change the course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幡:通“翻”;幡然:很快而徹底;途:途徑。指迅速地完全改變原來的道路。 |
出處 |
《孟子·萬章上》:“湯三使往聘之,既而幡然改途曰:‘與我處畎畝之中,由是以樂堯舜之道?!?/td>
|
例句 |
唐代李白《江上值水如山》詩中有句:“離笳紛向廬山僧,女伴幡然改途來?!币鉃榕油蝗桓淖冊械男谐毯陀?jì)劃。 |
補(bǔ)充糾錯(c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