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xián zhì | 注音 | ㄒㄧㄢˊ ㄓˋ |
首字母 | xz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咸宜、 咸鹽、 咸魚、 咸淡、 咸濕、 咸鴨蛋、 咸嘴巴、 咸咸、 咸咸的、 咸味 | ||
反義詞 | 甜、 淡、 酸、 辣、 苦、 鮮、 酸甜、 甜蜜 | ||
基本解釋 | 1.謂皆依次序行事。 |
咸秩,指依次序行事的意思。
汪曾祺《端午的鴨蛋》中介紹到“端午節(jié)的午飯要吃“十二紅”,就是十二道紅顏色的菜。十二紅里我只記得有炒紅莧菜、油爆蝦、咸鴨蛋,其余的都記不清,數(shù)不出了。也許十二紅只是一個名目,不一定真湊足十二樣。不過午飯的菜都是紅的,這一點是我沒有記錯的,而且,莧菜、蝦、鴨蛋,一定是有的。這三樣,在我的家鄉(xiāng),都不貴,多數(shù)人家是吃得起的?!倍宋绻?jié)“十二紅”歷史 舊日盛行于端午節(jié)的“十二紅”,并無定品,惟有粗細(xì)之分,視各家財力和社會地位而定,亦有通品,例如“炒紅莧菜”,“熗女兒紅”(洋花蘿卜)紅燒黃魚,切咸鴨蛋之類。中國人一直喜歡紅色,喜慶吉利,有節(jié)日的氣氛。至于端午的菜品,為何一定要十二紅,而不是十一紅,或是十三紅。這是有說法的,這個數(shù)字代表每年的十二個月,再者它也兼顧了每年的四時八節(jié)。人們都希望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的,事業(yè)發(fā)展得順順當(dāng)當(dāng)?shù)?,凡事年年吉利,月月喜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