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xiū nǚ | 注音 | ㄒㄧㄡ ㄋㄩˇ |
首字母 | xn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尼姑、 修女、 修女院、 女修士、 修道女 | ||
反義詞 | 男修士、 修士、 修道士、 修道院 | ||
基本解釋 | 天主教、正教中離家入修會的女教徒。通常須發(fā)三絕大愿,即絕財”(不置私產(chǎn))、絕色”(不嫁)、絕意”(不持私意,聽從教會命令)。從事祈禱或傳教等工作。在中國,有時稱嬤嬤”。 |
修女(Nun),是天主教、東正教、圣公會以及信義宗的女性修行人員,通常須發(fā)三愿(即“絕財”、“絕色”、“絕意”),從事祈禱和協(xié)助神父進行傳教。由于不能結婚,因此相當于佛教的比丘尼。在中國,修女有時稱為“姆姆”。
修女必須領洗5年以上才可提出申請,并需加入女修會,在初學院修道至少6年。此外,要正式成為修女,需經(jīng)過誓發(fā)初愿、復愿、終身愿等過程,表示自己對天主的獻身。在誓發(fā)終身愿后,便終身不能結婚。
修女是宗教中離家進修會的女教徒,正式而言,神職人員:教皇—大主教(紅衣主教)—主教—神父(司鐸)—執(zhí)事—修生(修士、修女)—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