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xī qú | 注音 | ㄒㄧ ㄑㄩˊ |
首字母 | xq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水道、水渠、溝渠、水溝、河渠 | ||
反義詞 | 干渠、干溝、干水渠 | ||
基本解釋 | 1.古代傳說(shuō)中的獸名。 2.用犀皮制成的盾牌。語(yǔ)本《國(guó)語(yǔ).吳語(yǔ)》"建肥胡,奉文犀之渠。"韋昭注"肥胡,幡也。文犀之渠,謂榡也。文犀,犀之有文理者。" 3.犀甲。 4.借指戰(zhàn)士或戎事。 |
犀渠是古代中國(guó)神話傳說(shuō)中的怪獸。出于黧山,樣子象牛,皮毛黑色,叫聲象嬰兒一般,以人為食,極為兇惡。《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道:“(厘山)有獸焉,其狀如牛,蒼身,其音如嬰兒,是食人,其名曰犀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