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yā zhí cǎo | 注音 | ㄧㄚ ㄓˊ ㄘㄠˇ |
首字母 | yzc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鴨跖草屬于植物的名字、一般沒有明確的近義詞。 | ||
反義詞 | 鴨跖草屬于植物的名字、一般沒有明確的反義詞。 | ||
基本解釋 | 1.一年生草本植物。葉子披針形,花藍(lán)色,結(jié)蒴果。莖下部常匍匐地上,節(jié)上生根。多生陰濕之地。全草可作豬飼料,也用作清熱解毒藥。 |
鴨跖草,拉丁學(xué)名:(Commepna communis),別名碧竹子、翠蝴蝶、淡竹葉等。屬粉狀胚乳目、鴨跖草科、鴨跖草屬一年生披散草本。
鴨跖草葉形為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葉序?yàn)榛ド?,莖為匍匐莖,花朵為聚花序,頂生或腋生,雌雄同株,花瓣上面兩瓣為藍(lán)色,下面一瓣為白色,花苞呈佛焰苞狀,綠色,雄蕊有6枚。
產(chǎn)云南、四川、甘肅以東的南北各省區(qū)。越南、朝鮮、日本、俄羅斯遠(yuǎn)東地區(qū)以及北美也有分布,模式標(biāo)本采自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