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zá gǎn | 注音 | ㄗㄚˊ ㄍㄢˇ |
首字母 | zg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混雜、混亂、紛雜、雜亂、雜沓、雜糅、雜七雜八、雜草叢生 | ||
反義詞 | 整齊、有序、井然、規(guī)整 | ||
基本解釋 | 1.零星的感想。 2.指寫零星感想的一種文體。 |
《雜感》是清朝詩人黃景仁所著的七言律詩。全詩主要是為了個(gè)人的窮愁憤懣而發(fā),俊逸但不深厚。這首詩是詩人對(duì)世事人生的深刻體悟,語言口語化,天然湊泊,反語的手法突出詩人憤憤不平的心情。充分反映出那個(gè)時(shí)代青年知識(shí)分子的苦悶之情。
“雜感”作為漢語詞匯是指各種零散的感受,名詞。文學(xué)家魯迅把自己的一些散文通稱為“雜感”,則近似于文體名。近代黃遵憲、張際亮作為詩歌作品題名,《雜感》就成為了具體的詩歌作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