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gān lán | 注音 | ㄍㄢ ㄌㄢˊ |
首字母 | gl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卷心菜、洋白菜、大頭菜、結(jié)球甘藍(lán)、白菜 | ||
反義詞 | 芥菜、油菜、蘿卜、茄子 | ||
基本解釋 | 二年生草本植物,葉子寬而厚,一般是藍(lán)綠色,表面有蠟質(zhì),花黃白色。變種很多,可做蔬菜,如結(jié)球甘藍(lán)、花椰菜、苤藍(lán)等。 |
甘藍(lán)(Brassica oleracea L.):為十字花科、蕓薹屬的一年生或兩年生草本植物,二年生草本,被粉霜。矮且粗壯一年生莖肉質(zhì),不分枝,綠色或灰綠色?;~質(zhì)厚,層層包裹成球狀體,扁球形,乳白色或淡綠色;二年生莖有分枝,具莖生葉。基生葉頂端圓形,基部驟窄成極短有寬翅的葉柄,邊緣有波狀不顯明鋸齒;上部莖生葉卵形或長圓狀卵形,基部抱莖;最上部葉長圓形,長約4.5厘米,寬約1厘米,抱莖??偁罨ㄐ蝽斏耙干?;花淡黃色,直徑2-2.5厘米;花梗長7-15毫米;萼片直立,線狀長圓形;花瓣寬橢圓狀倒卵形或近圓形,頂端微缺,基部驟變窄成爪,爪長5-7毫米。長角果圓柱形,兩側(cè)稍壓扁,中脈突出,喙圓錐形;果梗粗,直立開展。種子球形,棕色?;ㄆ?月,果期5月。
中國各地栽培,作蔬菜及飼料用。葉的濃汁用于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是中國重要蔬菜之一。除芥藍(lán)原產(chǎn)中國外,甘藍(lán)的各個變種都起源于地中海至北海沿岸。早在4000-4500年前古羅馬和古希臘人就有所栽培,中國東北地區(qū)俗稱“大頭菜”,云南俗稱“蓮花白”。
(概述圖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