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nán tái | 注音 | ㄋㄢˊ ㄊㄞˊ |
首字母 | nt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南山、 南峰、 南嶺、 南山島、 南山寺、 南山杜鵑、 南山石、 南臺子、 南臺山、 南臺灣 | ||
反義詞 | 北臺、 東臺、 西臺 | ||
基本解釋 | 1.十六國夏主赫連勃勃取長安后,稱長安曰南臺。 2.御史臺。以在宮闕西南,故稱。 3.臺名。即戲馬臺。在江蘇省銅山縣南。晉義熙中,劉裕嘗大會群僚賦詩于此。南朝宋元嘉時,魏主南侵至彭城,亦嘗登此?!端?jīng)注》謂即項羽掠馬臺,其下有玉鉤斜道。 4.臺名。瀛臺的舊稱。在北京。 5.山名。即釣臺山。在福建省福州市南閩江中,故亦曰南臺山。 6.山名。在廣州香山縣(今中山縣)南五十里,兩山相對如臺,故名。參閱《明一統(tǒng)志》。 |
南臺島為福建省閩江流域第一大島嶼,位于閩江福州段南北兩港之間,是福州市區(qū)的組成部分(即現(xiàn)今的福州市倉山區(qū)全境)。
南臺島東西長(淮安到林浦),南北相對較窄(螺洲到煙臺山),總面積118.2平方千米,現(xiàn)在為福州倉山區(qū)轄區(qū)。
高蓋山為全島最高點,海拔為202.6米。
南臺是一個漢語詞匯,多指古代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