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
綏
suí
【名】
(會(huì)意。從糸(mì),從妥,“糸”與絲織品、繩索有關(guān)。“妥”表妥當(dāng)、平安。合起來表示有了這繩索,人就穩(wěn)妥了。本義:借以登車的繩索)
同本義〖rope〗
綏,車中把也?!墩f文》
負(fù)良綏君升所用、又、以散綏升。——《禮記·少儀》
子良授太子綏?!蹲髠鳌ぐЧ辍?br>《論語·鄉(xiāng)黨》說:孔子“升車必正立執(zhí)綏?!薄段覈?guó)古代的車馬》
又如:執(zhí)綏(挽住車中繩索);綏繩(執(zhí)以登車的繩索)
上古五服之一〖o(jì)neofthefiveareasinancienttimes〗。古代王畿外圍,每五百里為一區(qū)劃,按距離的遠(yuǎn)近分為五等地帶,叫“五服”。其名稱為侯服、甸服、綏服、要服、荒服。服,服事天子
綏江〖Suiriver〗。在福建省西部
舊綏遠(yuǎn)省略稱〖Suiprovince〗。1928年設(shè)省,1954年撤銷
綏州,古州名〖Suiprefecture〗。西魏置,在今陜西省綏德縣
綏
綏
suí
【動(dòng)】
安撫人心以保持平靜〖appease;pacify〗
惠此中國(guó),以綏四方?!对姟ご笱拧っ駝凇?br>綏之斯來,動(dòng)之斯和?!墩撜Z·子張》
時(shí)軍司馬班超留于寘,綏集諸國(guó)?!逗鬂h書·西域傳·序》
又如:綏民(安定人民);綏安(安定);綏定(安定);綏納(安撫接納);綏馭(安撫控制);綏養(yǎng)(安定撫養(yǎng));綏御(安撫統(tǒng)治);綏服(安定順服);綏集(安輯,安撫和合);綏寧(安定)
臨陣退軍,向后撤〖retreat〗
秦以勝歸,我何以報(bào),乃皆出戰(zhàn),交綏。——《左傳·文公十二年》
制止;止〖stop〗
使民以勸,綏謗言,足以補(bǔ)官之不善政。——《國(guó)語·齊語》
綏
綏
suí
【形】
舒緩的〖easy〗
綏,舒也?!稄V雅》。王念孫疏證:“綏者,安之舒也?!?br>平安;安好;安泰〖peaceful〗
綏綏兮其有文章也。熙熙兮其樂人之臧也?!盾髯印と逍А?br>又如:順頌時(shí)綏(書信用語)
綏靖
suíjìng
〖pacify;appease〗保持地方平靜;安撫平定;過去反動(dòng)政府不顧事理道義,使人民屈從于暴力和強(qiáng)權(quán)之下以求安定
吾在卅八年,不能綏靖區(qū)域,又值中州兵亂,秦隴倒懸,加以寢患彌篤,實(shí)思斂跡避賢。——《晉書·張軌傳》
綏靖主義
suíjìngzhǔyì
〖appeasement〗用犧牲別國(guó)的利益安撫侵略者,以換取和平和安全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