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扶犁事西疇,老隌英游帝王州。
才高韻勝各有得,志合情親君更優(yōu)。
離筵忽席洛定鼎,戌期云異齊葵丘。
君行共嘆空冀北,我衰謾作周南留。
欲持菊觴止君飲,單車已戒難停辀。
欲挽長條贈君別,金城柳落空悲秋。
悲秋惜別置勿道,資望久合登瀛洲。
仙凡一隔在何許,指點(diǎn)蓬萊云氣浮。
少年扶犁事西疇,老隌英游帝王州。
才高韻勝各有得,志合情親君更優(yōu)。
離筵忽席洛定鼎,戌期云異齊葵丘。
君行共嘆空冀北,我衰謾作周南留。
欲持菊觴止君飲,單車已戒難停辀。
欲挽長條贈君別,金城柳落空悲秋。
悲秋惜別置勿道,資望久合登瀛洲。
仙凡一隔在何許,指點(diǎn)蓬萊云氣浮。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號平園老叟。原籍鄭州管城(今河南鄭州),至祖父周詵時(shí)居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縣永和鎮(zhèn)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xué)家,“廬陵四忠”之一。
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進(jìn)士及第。紹興二十七年(1157年),舉博學(xué)宏詞科。曾多次在地方任職,官至吏部尚書、樞密使、左丞相,封許國公。慶元元年,以觀文殿大學(xué)士、益國公致仕。嘉泰四年(1204年),卒于廬陵,追贈太師。開禧三年(1207年),賜謚文忠,寧宗親書“忠文耆德之碑”。
周必大工文詞,為南宋文壇盟主。與陸游、范成大、楊萬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齋文稿》、《平園集》等,后人匯為《益國周文忠公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