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蛟生得須髯蒼,隱然為屋分三梁。
廣寒恍若東西廂,清風(fēng)入座衣披猖。
蕭蕭終日聲秦篁,一洗鄭衛(wèi)無伊涼。
嗟予頑鈍鐵石腸,時危合蹇甘皇皇。
江城正苦夏烈日,淮甸已懼秋飛霜。
綠尊翠杓且徑醉,喜與夫子參翱翔。
平生邱壑老增劇,夢想朝露珠璣香。
何時元戎北渡森旗章,料敵制勝一一盡所長,
雞群野鶴看昂昂。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jié)。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diào)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jiān)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zhuǎn)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