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生不羈者,愛梁能開襟。
每醉玉壺酒,復(fù)為士甫吟。
訪余鏞水陽,又將歸故林。
秋風(fēng)樽前別,落日川上心。
四郊已蕭條,千里無飛禽。
離思苦難說,望遠(yuǎn)猶登臨。
林鴻,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縣城宏(橫)街人。
洪武初年,以《龍池春曉》和《孤雁》兩詩得到明太祖賞識,薦授將樂訓(xùn)導(dǎo),洪武七年(1374年)拜禮部精膳司員外郎。年未四十自免歸。善作詩,詩法盛唐,為“閩中十才子”之首。詩法盛唐,書臨晉帖,殆逼真矣,惜惟得其貌。《福清縣志·人物志》記載:“……先朝遺老如吳海、陳亮輩皆極推許。而一時才士如鄭孟宣、高廷禮、周又鉉、黃鉉之、林伯璟、林漢孟之流,皆從之游。其后王皆山、王中美、王孟揚、陳仲完、鄭公啟、張友謙、趙景哲諸名人,以詩名于時,又私淑于鴻者也……”。《四庫全書提要》中說:“況高棅尚不免庸音,鴻則時繞清韻?!睔W應(yīng)昌《瑞巖山志》曾收錄林鴻《游瑞巖》一詩。
林鴻著作有《林鴻詩》1卷、《鳴盛詞》1卷、《鳴盛集》4卷。明代曾刊印《閩中十子詩抄》一書,收錄有林鴻詩作。